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国家画院“七院”在…
许倬云:中国人为何200…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开笔礼…
后美国世界并非中国时代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
浅析中国古诗文“松柏”…
浅谈文学的自觉与作家的…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试论宋夏战争对范仲淹文…
撬动中国诗史研究的支点…
最新热门    
 
中国文学断裂 80后作家只写锦衣玉食少写铁皮屋

时间:2010-9-5 12:27:07  来源:不详

人们习惯用“80后”、“90后”来称呼当下正在成长阶段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为整个中国社会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坛的“80后”、“90后”,同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从早期的备受争议和被边缘化,到今天以一种与前几代作家分庭抗礼的姿态存在于文坛,其发展过程杂糅着追捧和质疑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直以来,对于这批新一代的作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和看法,他们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起激烈的讨论,有人肯定他们对青少年读者阅读心理的准确把握,也有人批评他们与商品社会结合得过于亲密。不管是创作也好,运作也罢,他们的写作方式正在深深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未来。

今年7月,上海复旦大学广邀当代重要的作家和批评家共同参与 “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研讨期间,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是新世纪十年来,文学在美学上呈现的深刻“断裂”如何能够得到弥合。 “断裂”,正是指在新媒体、新世代、新文类得到迅速发展的当下,前几代作家与新一代作家之间形成的巨大的文化鸿沟。要弥合断裂,使中国文学重新以整体的形象出现,新一代作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在研讨会上重点谈到了对于新一代作家的几点认识。他的观点为认识新一代作家的创作现状和创作前景提供了新的视角。

全新的“三位一体”出场方式 “80后”作家的出现是中国文学断裂的时间点

对于中国文学断裂的时间点,谢有顺认为是发生在“80后”作家崛起的时期。他说:“在‘80后’作家之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到出生于70年代的五代作家都依然处于写作的状态,但是,‘80后’与前面的五代作家没有清晰的内在承传关系,面对前五代作家的压力,‘80后’作家的出场采取了一种很特殊的方式。 ”他提出,前五代作家进入文坛以及成名,大多是由期刊、评论家、文学史“三位一体”的力量共同塑造的;而“80后”作家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即出版社、媒体记者和读者见面会。记者过往通过采访出版社,了解到目前“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郭敬明,他的出场和成名就是新“三位一体”运作的成功案例。

作家出场方式的差别,清楚表明了文学断裂的状态。谢有顺在发言时讲道:“文学生态的变化包含了作家心态、作品趣味的变化。把‘80后’作家与前五代作家相接时,会发现里面有接不通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到‘80后’这一代新作家出现的时候,断裂这种事实才真正发生。由此我在想,过去我们谈论很久的消费社会在这一代人身上可能真正来临了。但是,我并不认为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每个作家的写作黄金期都很短,10年基本可以反映一个作家的写作面貌,可能我们更应当把目光放在年轻一代的作家身上,从而更能够看出一种变化。对这种变化,我是有一些疑虑的,我认为我们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

绝大多数年轻作者写的都是都市生活 更大群体的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由谁来书写

首先,谢有顺说:“我们在认识、研究、传播更年轻一代的文学作品的时候,视野可能很狭窄,包括这一代作家所写的生活也是很狭窄,还包括我们关注到的‘80后’作家面可能也很狭窄。这让我产生一种疑虑,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它,我称其为‘生活的殖民’。 ”他认为,新一代作家浮在面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写的都是都市生活、时尚的生活,“比如喝咖啡的生活,大多数人在写这种生活。当这样的生活成为这一代人书写的主流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50年之后,如果有人想通过这些作品来了解今天这个时代,他会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在今天都在喝咖啡。这其实是用了非常少数的人在享用的生活,殖民了更多的沉默在隐秘中的生活。 ”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许多新生代作家,其中包括广东打工诗人郑晓琼,郑晓琼的笔下描写的是年轻一代打工者的生活。在谢有顺看来,比起喝咖啡的都市生活,郑晓琼作品中的生活才是更大规模的中国年轻人的生活。“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由谁来书写?而郑晓琼这样一位年轻作家的存在,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之外,的确还存在着一种所谓铁皮屋的生活。 ”

新一代作家自认为在从事个性化写作 他们一进入到秩序里就很习惯地使用非常传统的表达

新一代作家通常认为自己的写作是比前辈作家更加个人化的,更具有个性的。但是,面对他们自认为的个性化写作,谢有顺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提出,年轻一代作家那些看似从最个人方式出发的写作,其实在不断走向新的公共性。

“比如说,他们所写的看起来是新类型的小说,但,其实他们所写的可能是最传统的。我参加过一个在北京举行的网络文学的研讨会,听了9个大型网络文学网站的发言,从中发现,网络看似代表了新思维、新趣味,其实它比我们都传统。这9个人每一个人的发言都有一段共同的开场白,‘尊敬的……尊敬的……尊敬的……,你们好,现在我报告一下我的想法。 ’这种连我们都不再使用的开场白,但是,他们一进入到秩序里,就很习惯地用这样一种表达,比我们更加传统。所以,他们看似最个性的写作,我认为,他们在走向新的公共性。这也是需要引起警觉的。 ”

不能卸下“五四”以来所留下的沉重的精神遗产 新一代作家的文风过于华丽和幽默

谢有顺在参加 “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之前,还出席了莫言作品研讨会,会上他提出,当下作家的文风趋向油滑,而这种油滑最终将伤害作家的创作能力。此后,在“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谈及新一代作家时,他也重点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说:“我对新一代作家的观察,第三点要谈的就是,现在的作家,尤其是新一代作家的文风过于华丽和幽默。华丽和幽默也许不是坏事,但是,这种华丽和幽默确实代表了某一种轻浅,可能会遮蔽甚至卸下了‘五四’以来或者说20世纪现代文学以来所留给我们的那笔沉重的精神遗产。文学如果想重新去影响社会、影响自我,对一个我们认为狭窄的天地发言的话,恐怕我们还真的不能卸下 ‘五四’以来或者说20世纪现代文学以来留给我们的沉重的精神遗产。 ”谢有顺认为,中国的社会现实并不具有幽默的气氛,因此,令他感到困惑的是,很多作家的华丽、幽默和轻松感是如何获得的?最后,他说:“一代作家的崛起是一个事实,但是,从他们之中我们可以反观出一些值得我们警觉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压迫着我个人如何面对他们的未来。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