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延安时期的“跨国婚姻”…
试论李德裕的平泉诗
最新热门    
 
李德顺:哲学:要关注国家民族发展的实践

时间:2010-9-23 9:51:09  来源:不详
今后,则需要理性地自觉把握之。
    跟西方的宗教传统比起来,在中华文化中,人们一向是有明确信仰的。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最高信仰是“天”。“天理、天命、天意、天道、天下……”无数关于天的神圣理念和神秘观念,一直统摄着中国人的心灵。而“天”最终也是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种信仰方式,其实是以人为本的,所以我给它起名叫“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的信仰态度”。从这个信仰方式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优点和缺点。优点在于,它确实是以人为本的;缺点在于,它缺少科学的理性和反思精神。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在信仰上以人为本,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很先进的信仰方式。但在这种信仰方式中也暴露出它的缺点,而且是一个实质性的缺点,就是不认真、不彻底,什么事情只求“够用就行、见好就收”,不肯用哲学追根究底、究竟至极的精神和科学的实证态度,把它辨认清楚、思考透彻、表达完整,让它变成人们自觉的共识;不但变成共识,还要进一步变成体制、变成规则、变成法制,力求以社会化的形式把其中合理有效的东西真正地保持下来、巩固起来。在我国,虽然以人为本的信仰搞了几千年,但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解、科学把握上,以及在信仰“天”的坚守和追求中,却停留于经验实用的水平,反而缺少一种应有的彻底、一贯和自觉精神。在西方(主要是欧洲),则是通过特定的社会组织化的宗教形式,把他们的信仰变成了一种严格的精神原则和行为准则(当然,因此也发生了不少残酷的宗教纷争)。西方文化之受益和受制于其宗教的秘密,也就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优势,它是我们能够实现“中”、“西”、“马”融合以缔造中国特色现代文化的丰厚土壤,因此需要大力弘扬之;而将以人为本引导到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和人治主义等方面去的传统习惯,则是我们的劣根,无论对于“中”、“西”、“马”哪一家来说,它都是一种非科学化、非建设性的消解力量,因此需要大力克服之。我想,我们要用各个学科的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建设发展,就需要改一改“够用就行、见好就收”的毛病,把它变成一种追根究底的、逻辑分析的、充分理性化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要学习西方人的长处,包括哲学上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哲学的风格,改变我们自己传统短处的理由。

 
    从现实的批判做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一方面我们确实创造了奇迹,全世界都承认;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但是,把这些经验和教训上升到学理和哲学思维上来总结时,所下的功夫却很不够。前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人们对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理论表述,始终不能超出已有文件的政治话语层次,少有更深入的理论提升。于是,我们现在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人对自己现在的情况不知该怎样说。例如,经常有外国人问“你们改革开放是什么哲学?”就很少有人回答上来,或者回答了别人也不信。最近我参加一次咨询会,发现我们的对外宣传往往无法与国内的说法充分接轨。在国内讲的很多东西,对外就不理直气壮地去说,反倒觉得离开现实去说孔子、说古人更有效。这是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对现实的把握没有达到应有的理论层次,因此缺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