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从白居易的讽喻诗看报告…
中国蜗居族自古有 白居…
白居易一生坎坷亲人零落…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
浅论杜甫和白居易诗中的…
占卜之学易的几个阶段
简易的居家风水DIY 开阔…
“象”构成易的本质和灵…
情殇—论白居易《长恨歌…
情殇——论白居易《长恨…
最新热门    
 
白居易的愤青岁月

时间:2010-10-6 11:37:03  来源:不详
白居易有诗曰:“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自第三句始,皆是悟道退隐的话。但此诗头两句表明,早年的他确有一段很不寻常的愤青岁月。   青年白居易愤世嫉俗,除了兼济天下的热情,恐怕还有年少时看遍天下创痍的伤痕在。但直至43岁,其胸腔里还怀着一股子冲天正气,那就得说是他“方且介”的秉性的力量了。   白居易的愤青情绪当然会宣之于口,但给他带来重大社会影响、招来很高风险的还是他蓄满愤世情绪的诗。那时候,他与元稹、李绅辈可真是激扬文字、激浊扬清啊。“不惧权豪怒”“甘受时人嗤”,这是一个很清醒而倔强的愤青。   假如单是摇笔杆,为弱势群体如农民、女工、贫士和苟延残喘的卖炭翁,以及境遇悲惨的边民、为躲抓丁而自残的老翁说说话,风险何来乎?风险的来源在于他惯于以笔为刀,从百姓的苦痛处切口,刀锋指向的却是那些官僚们的豪奢、宦官的嚣张、军队的横暴、君主的寡恩,要切割的是整个权贵阶层的特权、专横制度的荒谬、后妃制度的惨无人道等等。如此做派当然无异于惹火上身!况且像“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君不见左纳言,右内史,朝承恩,暮赐死”等,骂官僚,批皇帝,泼辣大胆,口无遮拦,则简直就是脑袋往铡刀里钻!   果然,白居易的“扒粪”狂热,最终惹怒了一大片。“权贵豪近者相目而变色”,“握军要者切齿”,这可都是磨刀霍霍的声音啊。但即便再加上向来赏识他的宪宗皇帝某次差点发作的雷霆之怒,也没吓退他半步。公元815年,他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两河藩镇叛乱,派刺客潜入京城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在满朝官员包括台谏言官默然一片的情形下,他率先奏请捕贼以雪国耻。却不料,这一腔正气的举动,终于让早就恨他牙齿痒痒的权贵们逮着了机会,奏他个“越职言事”,又罗织了所谓“不孝”的罪名,还诬指他什么“言行浮华”,于是一纸圣旨蛮横地把他打发到长江边的小城江州(今之九江)完事。   显然,这个被撵出京城的老愤青其实是犯了统治集团的“厌恶罪”而已。   打虎是要准备被虎咬伤或咬死的。白居易这个打虎英雄没被老虎咬死已算幸运,在僻远卑湿的江州,他舔舐着带血的伤口,挥泪写下了千古传唱的痛彻肺腑的《琵琶行》。   在聪明的世人眼里,愤青也许就是所谓“愣头青”的近邻吧?这是带有贬抑意味的,就是说这种人太年轻、太“冲”和不通世故了。可是,“好人笼着手,坏人背着手”,天下多少烂污,乖巧的好人、聪明人又岂能脱了干系?白居易,这个直到40余岁才结束愤青岁月,被迫选择沉默和闲适的大诗人,千年后的人们是会朝他投去饱含敬意的一瞥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