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云军:古代山岳崇拜与…
重阳节里说“孝道”:古…
郭醒:古谱尽收 皆为善…
“诗歌:古典与现代”研…
榆林石窟:古丝路上的千…
白岩松:古典音乐最摇滚…
《明公书判清明集》:古…
纪念古田会议召开八十周…
西和乞巧:古代女儿节的…
历史揭秘:古人如何放爆…
最新热门    
 
蒋彦:古朴的大汉陶艺

时间:2010-11-28 11:57:46  来源:不详

谁也不会想到,现在风格鲜明的蒋彦曾被自己的老师评价“没有思想”。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蒋彦作为厂里选拔的人才,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老师经常会要求学生交“作业”——设计作品。蒋彦交的“作业”总是按照老思路来,老师评价他的设计“没有思想、太传统”。蒋彦决定设计一件“不传统”的造型给老师看看。4个月后,这一批学员要毕业了,蒋彦交上了自己的“毕业作品”。他到现在都记得老师当时的表情,“他看了我5分钟,最后问我为什么会有新的思路出来”。这一完全颠覆老师对他评价的作品,名字叫“灵石”,灵感来自太湖石丰富的线条,成为了蒋彦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创作尝试。

真正让蒋彦思考自己创作定位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商人。他以500元一把的价格从紫砂工艺厂购买了20把紫砂壶,以200多倍的价格在台湾销售一空。这批壶的器形是“倒把西施”,无一例外地用粗颗粒制作,古风俨然。这给了蒋彦很大的启发。在多年对陶文化的研究中,他渐渐揣摩出来,陶是汉文化的代表,而粗颗粒的表现手法在体现陶质朴特性的同时,也刚好与汉文化的底蕴吻合。他开始尝试这种创作。在当时,国内整个市场的紫砂都以细腻为主,粗颗粒的壶很少有人认同。蒋彦没有放弃,他从事紫砂制作,本来也与名利没有关系,只要做得开心就好。他认定,自己的这种理念和心态,要通过陶的质感来传递。

蒋彦的坚守是值得的。在他的“大汉工作室”,来访者无不被他古朴霸气的作品震撼。代表作“楚汉雄风”的制作完全可以看做蒋彦与作品的一次灵魂交流的过程。众所周知,子冶石瓢是紫砂经典,完美的造型难以逾越。蒋彦曾以追求极限的心态仿造这把壶。仿造过程中,他一直在体会当年作者的思维和意境,在连续打了9个样后,他慢慢地体悟到了作品的灵魂和气韵——一种金字塔的形体语言在壶中与中国陶文化水乳交融。这一发现让蒋彦无比震撼,因为这是中外设计理念隔着时空的对话。震撼之余,蒋彦把自己对汉文化的体会与之结合,造就了雄浑霸气的“楚汉雄风”。像这样的对话在每件壶中都可以体味得到。蒋彦的另一代表作“陶家佳人”完成于2009年,取形于憨态喜人的葫芦。这把壶线条流畅自然,光洁的壶身没有任何装饰,圆润的提梁如彩练当空。一切都那么简洁、质朴,就像一位汉代田间的女子手挽陶罐款款而来。“金沙宝鼎”是蒋彦的得意之作,取名宝鼎之源,以商周最尊贵的方鼎作为主体,直玄纹和回旋纹两线条组合的壶身,前有方仪壶嘴领仗,后有无尽龙凤把对,顶有华盖富佑四方,一派歌舞升平群仙朝和的盛世美景。这种对富贵平安毫不掩饰的追求和向往,是那么坦白、直接,正是汉代文化的可爱之处。

蒋彦常说“密不透风,空能跑马”。“留白”在他看来是最高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很少有书画纹饰。即使有,也是在把、嘴等地方“点到为止”地刻些字、词。他要让人一眼先看到器皿,与器皿有共鸣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他的创作灵魂的人。其实,敢于“留白”又何尝不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信?蒋彦坦白地说:“一把壶的文化内涵应该由作品来体现,而不是由字画提升价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