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贝宁青年倾心水墨丹青 …
中国古代环境卫生的治理…
中国两年内建成“3D莫高…
文化沙漠化将是中国的一…
别看不懂中国文物与艺术…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
“百工千慧——中国文物…
王岳川:中国连一个文化…
中古的科学史、社会史、…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
最新热门    
 
评《中国传统节日》:志文化标识 传民族神韵

时间:2010-12-18 11:52:03  来源:不详
 

  实际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许多人已经为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在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第一批518项,第二批510项)中,有近50项是传统节日及节庆活动。传统节日作为最能让普通民众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就社会影响力和民众参与度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很少有什么能比传统节日的影响更大、参与人数更多。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大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和强度。

 

  为促进人们对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历时两年、精心打磨而成的《中国传统节日》,从中华民族的众多节日中,精选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11个重要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仔细梳理产生原因、演化轨迹,言简意赅说明特有的主要仪式、重点习俗,并认真解读蕴蓄的文化内涵。书中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系统、可信的知识介绍,不仅使读者对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产生清晰的认知,而且对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个性,也形成提纲挈领的认识。

 

  传统历久而弥坚、包容而日新、绵延而不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节日,同样可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节日》将在重民族文化、兴传统节日方面,起到来点神、提把劲、给些力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