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荆轲刺秦未果真相:救秦…
论《史记·荆轲传》的叙…
最新热门    
 
荆轲壮别何处

时间:2011-04-09 13:17:34  来源:不详

 

燕下都遗址 


      公元前228年。古易水上。燕太子丹等为荆轲饯行。壮别之际,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世上有此一首《易水歌》流传,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而如易水长流。 

   
  易水长流 
   

  这是史书上沉重的一页。时秦已灭赵,威逼燕国。荆轲此举,实关系到燕之存亡。为谋划此事,太子丹费尽了心力。此前,有处士田光自刎于友人荆轲面前,以激志明心;秦之逃将樊於期也自愿献出了秦王悬赏“金千斤、邑万家”的头颅。对于易水之别,《战国策·燕策三》有如此经典性的记述:“(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去了,没有复还。 


  为追寻荆轲旧迹,在世纪之初我来到河北易县。城东南不远即著名的燕下都遗址。放眼望去,仍见大段大段的城墙残存,在城角村南的一段城墙残高近7米,可使人多少领略一点昔日的雄姿。城东北部所残存的十余座土台排列有序,位于中心的武阳台高出地面约11米,东西长140米,南北长110米,应该就是典籍中所称的“金台”了,其北原有“金台陂”,今已干涸。其城墙与台基皆用黄土夯筑而成,是黄土文明的结晶,体现了一种凝聚力,也显示了古老和永恒。战国之世,燕都蓟城(今北京),而另建此城为下都。其北临北易水,又称濡水;南临中易水,兼称武水,古以水北为阳,故称武阳城。19世纪末,这里有“齐侯四器”出土。20世纪初,又发现“铜龙”,遂引起人们的注意。 


  70余年来,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已使燕下都武阳城的轮廓得以完整地揭示出来。其东城营建在前,西城扩筑在后,整座城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6000米,为迄今所发现的战国第一大城。与沉埋于丝绸古道上的楼兰、尼雅等城址相比,无论是就建筑规模而言,还是就历时久远而言,燕下都都远超于前者。它虽已沦落为墟,但并未远离尘世,依旧与后继者“长相随”,阅历人事的成败,向世人昭示传统之力。古有“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朝”之说,燕下都堪称“大隐”。 

  燕下都遗址有许多兵器出土,已发掘的大、小墓葬中也多见有兵器为随葬品。城址南部解村附近有为世所瞩目的14座人头骨丛葬坑,据发掘者测算其所掩埋的人头骨在3万颗以上。葬坑内的头骨有的带有三棱式铁铤铜镞,有的被砍去下颌骨,有的被砍去枕骨。这一切都显示了其所处时代战事频繁和战争的残酷性,或有助于理解太子丹及荆轲等所作所为。当年,太子丹即以此为据点进行谋刺秦王的活动。在武阳城西,古有荆轲馆,为荆轲所居之“上舍”。今易县西荆轲山上立有“古义士荆轲里”石碑;又有圣塔院寺塔,始建于辽,明代重建,八角十三层,因碑文中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故俗称荆轲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