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荆轲刺秦未果真相:救秦…
论《史记·荆轲传》的叙…
最新热门    
 
荆轲壮别何处

时间:2011-04-09 13:17:34  来源:不详
作为历史的见证,这里有古秋风台。 
   

  古秋风台 
   

  在安新县文化局院内,我见到残碑一通,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安州天宁寺主持源按原尺寸重刻,上记当年燕丹等于此送别荆轲之事。此碑原立于安新县安州镇西北3公里古秋风台上,战乱中一度失落,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发现,现正准备重立于原址。查康熙十九年刊《安州志》卷七《古迹》载:“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再往前追溯,则有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地“在幽州归义县界”。归义县即沿于原燕都临易,而治所稍北移。此前有北魏学者阚在述及故临易城风物时谈到荆轲别地“疑于此也”,而为郦道元《水经注》所征引,并言“余按遗传旧迹多在武阳,似不饯此也。”其就当时所见所闻来考辨此事,或偏于信,或偏于疑,均未予以轻率的否定,足见有关证据之过硬。而之所以有所疑,则很可能由于此一带地貌变迁太大,致使古今名物无可比附。
 

  根据地质学研究,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洼地形成与第四纪地质构造凹陷有关。其为众流所归,携沙甚多,又受气候冷暖及海浸进退的影响,水面时而扩张,时而收缩。距今约1万年前,原已干涸的白洋淀地区水面首先在地势最洼处再度兴起。至距今7500——2500年左右,是白洋淀扩张的全盛时期,东北起自永清,向西南经霸县、雄县北部,西去容城再折而南下,经保定、清苑、望都与定县北部,再东去安国、博野,直趋肃宁、河间地区,东部与古文安洼水域相连。距今2500年以来,湖水变浅乃致解体、收缩,有部分地区干涸。春秋战国之际,正值其水面收缩期。不过,“祖泽”仍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另有《尔雅·释地》等所记“燕有昭余祁”,其“昭余”二字当为“祖”之缓读,或“祖”为“昭余”二字之急读;而“祁”通于“睾”,古书中又有以“泽”作“睾”者。可知二者所指相同。古时北、中、南三易水先后交汇于今容城西北,又东南流至容城、雄县一带注于“祖泽”。至战国晚年,荆轲别此,很可能还大致保持着这样的景观。而后,就渐渐面目全非了。汉代学者无一能指明“祖泽”或“昭余祁”当在今白洋淀地区。晋时文学家左思作《魏都赋》,有“掘鲤之淀”句,据注家所释当指今白洋淀(特指),已是“祖泽”解体后之孑遗了。 


  以古文献、考古资料与地质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而推定古祖泽之所在,从而使荆轲壮别于此得以明确。当年,燕太子丹等为荆轲送行,当是自燕下都启程,乘舟顺易水而下,至此入祖泽,“既祖,取道”。其“既”,原意指人饮食完毕,引申为止、尽、经过等义。“既祖”即经过祖泽。至于其弃舟登岸处是否即“古秋风台”之所在地已无从推考。不过,这一点似并不很重要。立碑之意,在于可使人临观而感,它至少是与之相近。临于此,同样可以加深体会当年荆轲壮别的心境。由于历史的行动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最后的结局往往难以预料,因而人们更看重行动之前的抉择。每个人都面临着这种抉择,并应该对自己的抉择负责。如太史公所论:荆轲们之所以“名垂后世”,是因为“其立意较然(明确),不欺其志”。(《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去了,惟余易水秋风。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