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尹鸿:人文清华
尹鸿:语言从来不纯洁 …
最新热门    
 
赵德鸿:“天籁”一词的哲学本意考证

时间:2011-05-24 10:36:14  来源:不详
南郭子綦就把认识能力划分了三个层次,“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前两个阶段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最高阶段的“天籁”却很难有人能够到达。这应该是庄子笔下的“真人”“圣人”“神人”“至人”才能够领略的一种境界。从而证明:把握“道”就如同聆听“天籁”一样,知道存在却无法知晓。这才是庄子启用“天籁”这一意象的本意。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天籁”是声音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天籁”的猜想正如《庄子·大宗师[注: 释义 词目:宗师   拼音:zōngshī   基本解释   [greatmaster;masterofgreatlearningandintegrity]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中国]》里所言“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天籁”的认识,必须依靠对于“人籁”和“地籁”的理解,靠已知的“人籁”和“地籁”去想象“天籁”的意境,去完成对于“天籁”的准确认识。

 

    所以说,只有超越自身,通过想象,方可[注: 方可,字东曙,1984年生于武汉侏儒山,自幼研习书法及篆刻。13岁即在《湖北日报》、《书法报》、《湖北文艺指导》发表作品。]用心听到自身之外不可以听到的“天籁”之音,它是“道”的超越之境的形象譬喻,也是超越人类认识能力之外的世界的完美象征,更是诗文里天然浑成的自然之趣。这才是庄子提出“天籁”的原始初衷。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