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树增:读懂近代史,就…
最新热门    
 
王树增:读懂近代史,就读懂了今天的中国人(1)

时间:2011-06-08 12:27:29  来源:不详

记者:您这几年的作品有两个大的系列:一是战争系列,包括《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注: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 英语:Democratic People s Republic of Korea)简称“朝鲜”(DPRK / ??)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的]战争》,二是中国近代[注: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jindai]史系列,除了这本《1901》之外,还包括尚未面世的《1911》和《1921》,都关注的是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历[注: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唐代由繁荣逐渐走向衰弱,大历年间的唐朝正是唐代宗李豫所经历的最后一个时期。 概述 大历(766年-779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史意义的宏大题材和特殊阶段。您的这类创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树增:我原来也主要写小说这样的虚构作品。在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院上学时,我的同班同学包括莫言、刘震云、余华等,现在都已在文坛声名显赫。我后来放弃虚构作品,改写这类非虚构作品,主要有两个原因:

中国的作家,有“文以载道”这个传统,有一种想“担道义”的愿望。担什么道义?应该就是寻找我们这个民族在精神层面上应该倚靠的东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我曾在广州[注: 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工作。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又是改革开放前沿,几乎人人都在倒腾电视、手表这样的东西。我当时的住所在广州的繁华地段,很嘈杂,白天晚上都[注: 元上都,或称上都,即开平,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1256年),命刘秉忠建王府于此。]要拉窗帘。那时是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

社会的发展要靠两个轮子,物质和精神同样重要。至少在改革开放前期,很多人似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追求物质的丰富。这无可厚非,但不足以使我们这个民族强大起来。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