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树增:读懂近代史,就…
最新热门    
 
王树增:读懂近代史,就读懂了今天的中国人(1)

时间:2011-06-08 12:27:29  来源:不详

同时,我的职业是军人,这给了我两方面的锻造:一是不推卸责任,二是有使命感。

作家和军人这两者一结合起来,就把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放大加倍了。因此,我希望做点什么,来承接民族的精神传统,承接我们这个国家近代和当代以来的精神财富。

现在的很多人对这一点是不以为然的。其实不要说大道理,一个人总得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去,要知道自己的祖先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过什么,尤其是他们的心里经历过什么。过去,连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都知[注: 都知是宋代宦官官名。-douzhi]道修个家谱,作为当[注: 为当 拼音: wéi dān?? 解释: 1.犹抑或;还是。-weidang]代中国人,更是必须有心灵图谱,不能抛弃我们的基因和血统,否则会带来精神上的迷茫。

因此,在那个时候,我拿起笔写作,已经没有了虚构的心境。我的最后一部小说叫《禁止忧郁》,在《花城》发的。这个名字也象征着我当时的感觉,确实心里一片茫然。正如人们现在常说的一个词——“郁闷”。“郁闷”其实不是苦于物质匮乏,而是苦于精神没有承接的链条。没有“既往”就没有“开来”。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选定了这两个系列进行非虚构作品的创作。

记者:无论是战争系列,还是中国近代史系列,您都特别强调了它们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特征。非虚构文学和过去我们所了解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有什么不一样?

王树增: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是典型的中国名词。其实文学在世界上就分两大类,虚构和非虚构。在世界文坛上,非虚构类是很大的一片天地,拥有众多读者和很多重磅级的作家,每年都有经典出来。我甚至认为非虚构作品应该是读者整个阅读种类中的主导。在我看来,虚构类文学是小众读物,不是大众读物。而非虚构作品的读者面更加广泛。在中国,就非虚构作品而言,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未成气候,没有市场。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