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大家叶嘉莹:诗词是一种…
大家叶嘉莹:诗词是一种…
2011近现代国画大家最新…
叶嘉莹  诗让人心不死
曹云金否认退出德云社:…
红学大家周思源:文化热…
香港及内地专家肇庆研讨…
翻译家叶渭渠病逝 被日…
著名国画大家娄师白逝世
书画大师吴昌硕纪念像在…
最新热门    
 
大家叶嘉莹:诗词是一种力量 (1)

时间:2011-06-18 10:29:02  来源:不详

她是驰名中外的古典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大家。她倾毕生心血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教学和研究,学贯中西。从十余岁起,她填词写诗,诗风婉约与豪放并举。她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将词分为歌词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大类别。指出,尽管风格不同,这三类词却都有属于词体的美感特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为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卓越贡献。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她就是叶嘉莹教授,一个“性灵和心境与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诗性词心本质相通”的女词人。

以叶先生今天卓然于世的成就,以及她那和愉美好的态度,我们看不到她身经忧患挫伤的痕迹,也很难想象她平生所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的苦难。而她则称自己的经历中“有决不为外人知且不为外人道者”。

叶嘉莹先生在谈到词之美感特质时,提出了“弱德之美”这个新颖独到的理论,想来这正是从她自身的文化修养所引发的。“弱德”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美感兼具教化的作用,是美与善的统一。叶先生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那不是弱德。弱德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持守,是在重大的不幸遭遇之下,负担承受并且要完成自己的一种力量,这力量不是要用于进攻。”

她的经历,在有些人眼里可能称不上颠沛流离,但是个中的艰辛却并非常人可以承受。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在她的感受之中复活了,更是支撑她“一世多艰寸心如水”的力量。

1.《论语》——平生最受用的一本书

2006年12月2日,于丹来到叶先生的寓所拜望,叶先生谈到:“我平生最受用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本书,就是《论语》。”她多次提到《论语》是对她的一生产生极大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的一部书。

叶嘉莹1924年生于北平[注: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在一所大四合院里长大。小时候,她的祖父很封建,不许女孩子出去到外面的学校念书。于是,她就在家里认字、背诗,到了开蒙的时候,家长请了专门的老师(是她的姨母)到家里来教《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时候,内心里非常感动。她虽然还不明白“道”到底是什么,但是却从中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祖父去世后,她去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