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德威:没有五四,何来…
王德威 汉学研究趋向融…
王德威:中国当代文学无…
褊狭与空洞的现代性——…
最新热门    
 
王德领:文学研究与生命的关联

时间:2011-07-27 14:03:51  来源:不详

我所栖身的西四,老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的风貌犹存。这些元代[注: 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中国),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的胡同,大体还保持着最初的样貌,如同跨越古今的幽深的时光长廊。一些老树枝桠遒劲,已在那里矗立了二三百年。有的四合院门口砚台形的门墩在提醒人们这里曾是古代一个文官的府邸。置身在老北京的胡同中,真让人感到人生不过是白驹过隙。在这有限的几十年里,大约总要做些什么吧?我常常想,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做不了几件事。痴迷于文学[注: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又能得到些什么呢?心灵在文学中浸泡得久了,又会起怎样的变化?所谓的文学研究,是否仅是一个追逐名利的道场呢?如果不和自己的生命发生关联,不和自己内在的人格完善结合起来,还能称得上是文学研究吗?

 

    可惜,我们目前的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自己的生命隔得太远。许多研究者往往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常常是出于谋生的需要,或者是出于虚荣心的满足,写下一些隔靴搔痒的文字,美其名曰学术论文,令人难以卒读。绝大多数的文学研究者,在文学面前往往是一个旁观者。如果没有自己生命的全身心投入,这样的研究就是不真诚的,也不会是有生命力的。

 

    偏重于学术的文学研究尚且如此,文学作品的批评更是如此了。为什么现在的作家这么轻视批评和研究?这与批评的现状紧密相关。文学批评日益沦为圈子批评、金钱批评,无原则的颂扬,染上了铜臭的文字满天飞,批评者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作品研讨会,往往成了表扬会、吹捧会、广告宣传会,研讨者滔滔不绝,随意拔高作品以取悦组织者与听众,作者听了也陶陶然,醉心于这种双赢的游戏中。诚实缺[注: 读音shíquē 英语 【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