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的“中华字库”工程研发工作昨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华字库”工程从筹备阶段进入到全面研发建设阶段。
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注: z1.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别称。-zongshu]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之一的“中华字库”工程,是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建设项目,也是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特别指出的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据了解,现有的字库只收入了7万多字,古汉字及许多少数民族[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文字都没有纳入,远远满足不了总结和传承文献,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重大科技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寿山表示,“中华字库”工程将建成全部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形成汉[注: 成汉,十六国之一。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賨人(见賨)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他们入蜀后,]字编码体系,重点研发汉字输入、输出、存储、传输以及兼容等关键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完成后的“中华字库”预计可编码字符数在50万左右,包括汉字古文字约10万、楷书汉字约30万、各少数民族文字约10万,并将形成我国多语种文字的数字化处理技术体系,能对我国各种出土、传世文献和当代文字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也能够满足社会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监管如国土资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