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我们的知识不够,要赶…
“我们心里都惦记着她!…
我们如何认识和接续传统…
清水芙蓉——我们的杨绛
韩少功:为什么今天很多…
我们和我 谁更聪明
我们不妨娱乐化的看待北…
我们怎样误读了教育
赵雨笙:“跑调校长”,…
王树增:读懂近代史,就…
最新热门    
 
我们今天为什么纪念俞振飞?

时间:2011-08-12 09:26:21  来源:不详
sp;

    他幼承家学,14岁开始向昆曲前辈沈锡[注: 沈锡 简介 沈锡字硕舜,1910年生,福建诏安人。福州画院画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文史馆馆员、海峡书画研究院顾问。]卿、沈月泉学习表演。他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登台,吸取各家所长,不断革新,真正做到了声情交融,把先人创立的“俞家的唱”发展到极致。他于上世纪50年代编定的《粟庐曲谱》,于今年年初影印面世,再次引起学界热议;他当年写作的《习曲要解》,成为昆曲定腔定谱方面的重要著作;他晚年定稿的简谱本《振飞曲谱》更是俞派声乐体系的完美总结。

 

京昆互补雅俗共赏

 

    俞振飞大师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不仅把昆曲中边歌边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带进了京剧,还将浓郁的“书卷气”引入京剧表演,丰富了京剧小生一行;同时又把京剧明快强烈的风格引入昆曲,促进了这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

 

    俞振飞的小生,在唱念的声情、表演的气度以及动作的幅度、节奏上,处处区分人物之间豪迈俊逸与放荡骄矜、风流倜傥与肤浅轻薄的界限。在他的审美思想中,雅中求俗,俗中求雅,由此形成他表演艺术难以企及的高度。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说:“俞先生把从家学中继承的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带到传统的演剧里面。这就像文人学者配合职业演员,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那里把关。”

 

事业为重人品高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