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明代诗家钱谦益编注杜甫诗词“以诗证史”,近代学者陈寅恪依据诗词著《柳如是别传》,而诗词中记录的民风民俗,更是不胜枚举。诗词可谓是打开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大门的钥匙,因此应将当代创作的诗词编辑整理
赵仁珪:诗词不仅是作者抒情的手段,也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张九龄、苏轼、辛弃疾等许多诗人词家,其作品都记述了一些节日的情景,而这方面的文化专著相对较少。《荆楚岁时记》等相关书籍文字较为简略枯燥,诗词的记述则很鲜活,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卖痴呆词》,就反映了南方春节的独特风俗。这些文化内容,在史书中往往找不到记载。
我觉得对于今天的诗词创作,应加强编辑整理,提倡精品意识。要想搞好当代诗词研究,首要条件是必须全面而清晰地了解当前诗词创作的具体情况。目前它是当代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日后它是研究这一段诗词创作的历史资料,所谓“诗词存史”。现在的诗词创作太繁荣,社会上诗词的结集出版,又普遍存在重公关、拉关系、拉名人、傍大款的风气,因此对当今创作诗词的编辑整理,要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干扰,较公正客观地做好这项存史工作。我建议一是通盘考虑,以某种最适宜的形式,比如规模适当的年鉴形式,长期系统地整理出版当代诗词选集,包括评论集。二是建立健全严格的机制和程序,确保整理出版的质量。
王立平:民歌其实就是民间的诗词,是时代的记录。比如依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新体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恋爱、婚姻的观念。诗词根植于社会生活现实,同时作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整理一个时代的诗词,其实就是整理一个时代的文化。
今年是2011年,自1911年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算起,已经过了整整100年。在这100年间的沧桑巨变中,中华儿女经历了太多事情,也产生和流传了许许多多诗词作品。我建议编一部近现代的《新乐府》,借用唐朝已有过的《新乐府》名称和概念,把反映百年来包括大陆、港、澳、台在内的整个华人圈的奋争、求生、探索、追求心路历程的歌词归纳在一起;把影响最大、影响最久、影响最深的作品;把最有影响的词作家的代表作;把代表100年来最有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的歌词作品汇总起来,编成这部《新乐府》。《新乐府》的编辑,应本着尊重历史、体现包容、以大局为重、镌刻时代印迹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