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名字有着一个时代的明显印记,在邹容那个时代,小康以上的人家,给晚辈取名,不仅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或者“乳名”等。我的曾祖父邹容留学日本前,家人叫他桂文或者绍陶,在和双亲的家书中,落款和自称都是“桂文”。在亲友的称呼中,多叫邹容为威丹。
1903年邹容先是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名额,和当时本地多名青年才俊一道,由重庆知府李立元(当时重庆公派留学生的监督官)带领,赴成都[注: 成都市-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谒见四川总督奎俊。这在邹容的亲笔家书中得到表述,他们一行受到奎俊的召见和勉励。
在后来正式录取的调查政审中,邹容的叛逆言行上报总督衙门,官府下了“聪颖而不端[注: 语出: (1).不正;不正派。《后汉书·陈敬王刘羡传》:“ 酺 等奏 愔 职在匡正,而所为不端。” 宋 张纲 《驳陈铸吴说差遣指挥状》:“臣伏见 吴説 陈铸 轻儇不端,皆无素行。]谨”的断语,被取消公费留日资格,这对一心向往东京[注: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约1254.4万(2005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当时东京是清朝留学生的首选,从1898年戊戌变法[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后到民国初年,中国派出留日学生达数千名),渴望接受欧风美雨思想洗礼的邹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邹容整天围在其父邹子璠前,软磨硬缠,要他资助自费留日,当父亲同意后,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