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张同吾: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时间:2011-11-15 9:59:18  来源:不详

在我国新诗近百年的历程中,人们不断探寻它的发展道路,以及如何形成崭新的美学体系。早在新诗发韧时期,梁启超[注: 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便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新诗第一要有新意境,第二要有新语句,第三要有古风格。”尽管他所指出的三个要素有失简单,却比较贴切地触及了我国新诗继承与发展的宏大课题。如果从更深层的哲学内蕴和文化内涵来理解,便是古典与现代相融合。

 

    古典与现代,既是时间概念又是文化概念,既是哲学理念又是人文精神,既有内涵的丰富性又有外延的延展性,是确指性与模糊性的统一,从而具有宏阔的包容性。

 

    我国古典诗词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命脉,都源于儒道互补的哲学理念,儒家入世的修养,道家出世的空幻、释家轮回的信仰,都以具像化的人生理想和人格精神,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世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文化性格。古典诗词经历漫长岁月的磨洗,不仅形成了稳定的艺术法则、美学范式和表现程式,而且不管怎样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其哲学理念却规定了人的精神疆域和文化归属。全部古典诗词的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便是“英雄岁月、菩萨心肠、神仙眷属、名士文章”。人文精神在时间过程中发展,体现继承与超越的融汇,在现代内涵中,凸现了人类意识、生命意识、个性解放和人性光芒,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当代人心中,“英雄”不再限于建功立业和兼济天下的使命,而且往往是一种气韵、气质和秉赋,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完成;而“菩萨心肠”又无法替代崭新的人格模式,至于“眷属”和“爱情”又绝非是同一概念和同一涵义,生命世界的难解之谜,早已超越了古典哲学理念与价值规范的限定。至于“名士”的闲雅风韵,无论是在斗争哲学的笼罩中,还是在竞争意识的冲击下,早已荡然无存了。现代人文精神正在呼唤人格模式和文化性格的重塑,继承古典诗词中“和合文化”的精神命脉,又张扬人类追求自由的祈望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张扬,构成现代诗的精神内核。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