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邵秉仁:任…
刘效仁:好好活着,才是…
傅作仁:满族剪纸杰出的…
美国首位华裔将军傅履仁…
最新热门    
 
赖大仁:“好文学”的两大品质

时间:2011-11-15 9:59:21  来源:不详
 

    以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茅盾[注: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而论。除了他们艺术上的创造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社会变革的关注,对国民灵魂的剖析,对人民命运的关心,给人以思想情感的震撼和精神鞭策的力量,对时代生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五四”时期的文学,以及新时期初的文学,之所以能轰动一时,其原因也正在于此。如今的文学界每每怀恋和感叹那个时代文学的辉煌与荣耀,回过头来也有必要反思当今文学被边缘化被冷落的内在原因,比如当今的文学是否过于远离现实远离生活远离人性关怀?是否过于“自我”而缺少现实批判精神和责任担当?

 

    如果文学不能介入现实,不能影响生活,不能反映人们心底的愿望诉求,不能作用于世道人[注: 道人 拼音: 解释: 1.有极高道德的人。 2.炼丹服药?p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杂的人。]心,人们又为何要关注文学?如果说文学评奖不仅是一种荣誉和奖励,作为一种文学评价方式,也应当体现某种文学价值取向的话,那么,作为以鲁迅、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全国性文学大奖,就理应体现他们所代表的文学精神,即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其次是文学创新与超越的品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