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方朝晖:越走越窄的中国…
赵本山“变脸”触痛学界…
李玉刚:揣摩女性是工作…
最新热门    
 
越走越窄的中国哲学研究

时间:2011-11-17 11:50:52  来源:不详

每次出去开会,总是逼迫自己读很多中国哲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因为我参加的多是这个领域的学术会议。这类论文读得多了,日益感到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令人担忧。在这里,我愿借只言片语,说一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一个问题是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同时又]的规范性不强。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前,对同行的研究往往没有全面调查,对前人的成就缺乏系统研究,就急于下笔。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多半不注意征引同行的成果,而是自说自话。一位美籍华裔学者告诉我,他有段时间想了解当前中国大陆的朱熹研究,找到了三本国内出版的朱熹研究专著。令他大为惊讶的是,这三本书的作者均未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另外两位同行的研究成果。这不是学者是否过于自信或傲慢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都不受尊重的问题。

二是对国外研究成果尤其缺乏应有的关注。虽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学者不能熟练阅读或引用国外文献资料有时可以理解,但是在今天,对国外研究成果的译介层出不穷,任何一个留心国外研究动态的人,哪怕只借助于中文翻译,也能随时找到许多对自己有价值的资料。老实说,这种既不注重国内同行的研究,也不重视国外同行成果的研究方式在全世界都少有,直接导致中国学术研究的水准难再上台阶。至少就我个人所知,当前西方汉学[注: 释义 (西文Sinology/Chinese Studies)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界在很多中国哲学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不容忽视。我真的不明白国内同行学者有什么理由忽视他们的成果,所谓“中国哲学只有中国学者才最有发言权,外国人不懂”的说法,究竟是对学术研究范式的无知,还是对自己偷懒不负责任的托辞?笔者曾跟不少台湾的,还有美国、韩国[注: 大韩民国(朝:????/大韓民國),简称韩国、南韩(??),是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端的国家,首都位于首尔。韩国三面环海,西南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朝鲜东海(日本海)。]等地的学者接触,发现人家对中国大陆当前的研究状况还是注意的,不过他们花大量功夫阅读中国大陆的研究成果后,往往很失望,后悔浪费了不少时间。

三是学术性不强。很多学者虽然写了不少文章,老实说,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学术性”是缺少足够意识的。他们似乎总是过多地受到了功利倾向的影响,认为学术都是直接为现实需要服务的,于是所写的文章,往往切入点都是阐发某个自以为对现实有指导作用的观念或看法,这种观念或看法往往来自他读书的心得。由于关注点主要是对现实有某种指导作用或意义,也成为导致他们不太关注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我们知道,学术研究诚然应该关注现实,但是也必须与现实保持距离,有时甚至需要保持相当长的距离。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有自己的独立路径,需要在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有相当的积累才能突破;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为了在具体问题上有真正突破,有时研究者是不需要或没有必要考虑其现实价值的。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体系或哲学学说都是这么诞生的。如果时时处处都盯着现实,反而可能使学术研究沦落为没有规模和格局、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对策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