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散木:马一浮的“笑”和…
《金瓶梅》:晚明世情的…
金克木:小学毕业的大学…
赵塔里木:艺术是不同民…
舒芜的“反复”之路:晚…
女儿忆胡乔木:《沁园春…
辜鸿铭的“古怪”:晚清…
转型的内在理路:晚明思…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扬州—上海:晚清小说中…
最新热门    
 
散木: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

时间:2011-11-24 11:40:03  来源:不详

1951年,吴宓和其诗友们的“重阳诗案”发生之前,吴宓的诗友邵祖平因在纪念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的大会上发言不当,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此事对吴宓警示颇大。1951年11月2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新华日报》斥责邵祖平侮蔑鲁迅先生之文出,波澜大起矣。”不久,“《新华》、《大公》、《新民》三报均有斥平之文,其事益烈。”(12月2日)后来他还将此事写入自己的年谱中,以示警戒。此外,由于吴宓的名声是当年鲁迅所抨击而意外“走红”的,后来在吴宓执教的过程中,屡屡会有学生好奇地向他索要当年他编辑的《学衡》,来看看鲁迅为什么要骂“学衡派”,对此吴宓总是表现得十分激动,他还曾在日记中委屈地说:“实则宓等昔年专攻胡适[注: 胡适 (1891-1962年),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未尝与鲁迅先生对阵交锋。而鲁迅先生仅评斥《学衡》第一期中邵祖平等旧学旧文之浅劣,以后自第二至七十九期,鲁迅先生似未寓目,亦少谈及。”时隔一年之后,吴宓因偶在图书馆翻阅报刊,知鲁迅当年丑诋《学衡》的文章——《估<学衡>》发表于1922年2月9日的《晨副》,吴宓遂恍然“《学衡》共出七十九期,而鲁迅仅读过第一期后即作此文,以后亦未再读再评,奈何今之人乃据此文以判定《学衡》为‘反动的’而禁止阅读哉!”以鲁迅当年不及认识《学衡》的全貌而为《学衡》所侥幸,所自信,当然,这并不是吴宓的真心话。

 

    吴宓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