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战国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
战国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
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
战国宰相嗜鱼而不受鱼
吟咏诗文滋味长——全国…
《孙子兵法》风靡韩国 …
清华举行战国竹简国际学…
陕西咸阳发现战国时期秦…
山西高平发现旧、新石器…
河南新发现春秋战国时期…
最新热门    
 
战国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亡国”义训(2)

时间:2011-12-16 9:40:51  来源:不详
二、寻义 


    进一步的考察使我们发现,在战国秦汉的许多子家著作中,“亡国”、“亡君”、“亡”等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已摆脱了与具体的事件的纠缠,而成了独立、抽象的政治用语。
    以下姑举数例:
    《荀子·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
    《商君书·靳令》:“有饥寒死亡,不为利禄之故战,此亡国之俗也。”又《商君书·画策》:“亡国之欲,贱爵轻禄。”
    《管子·七法》:“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又《管子·明法解》:“故人主专以其威势予人,则必有劫杀之患;专以其法制予人,则必有乱亡之祸;如此者,亡主之道也。”
    长沙[注: 长沙市-长沙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马王堆汉墓[注: 简介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共有三座墓,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妻、儿的墓。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黄帝四经》,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中期,其中的《经法·六分》云:“主两则失其明,男女挣(争)威,国有乱兵,此胃(谓)亡国。”
    此类例句甚多,下文还会提到一些,此处就不多举了。
    在古汉语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或置于其他名词之前起形容词作用的现象相当常见。故而从“亡国”之“亡”,衍生出“趋于亡国的”之意,并不难理解。而“亡”字又从“趋于亡国的”之意发展出“趋于亡国的形势”这一涵义,并被一定时期的思想家在表述其政治思想时广泛使用,则不仅关乎古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也意味着它是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思想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论者或从“亡”字的本义并非消灭出发,而试图给予“亡国”一词的这一用法一个合理的解释[6]。但“亡国”一词,在先秦时期[注: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确实有某国被消灭的含义,这是无庸置疑的,如果刻意回避这一点,反而不能把问题真正解说清楚。就今日所能见到的先秦文字资料来看,当时“亡国”一词最常用的意义就是“国家灭亡”,跟此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一样。在战国中晚期著作中,“亡国”及其简称“亡”,意指政治上的必亡之势这种用法才多了起来。因而,“亡国”一词的这种用法,应该是随时代思潮的激荡而衍生出来的新义。
    “亡国”一词的这种用法,在《管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以及出土帛书《黄帝四经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