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另面段祺瑞:“六不总理…
曾庆瑞:电视剧文学剧本
最新热门    
 
刘广瑞:“邯郸廥烧”与城市经济发展

时间:2011-12-19 21:02:03  来源:不详

    《史记》称赵孝成王[注: 名丹。惠文王子。前266年即位。前258年,魏公子无忌与楚春申君率兵救赵,秦解围。燕发兵攻赵,廉颇攻燕军,诛其相栗腹。-zhaoxiaochengwang]十二年(前254年)“邯郸廥烧”。对于这一条记载,历代学者多未提出异议。笔者认为,这条记载虽然简略,但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远不止于这四个字。今试考之,以求教于方家。

 

    毋庸置疑,“邯郸”是赵国都城,“烧”即“焚烧、燃烧”,所困惑的是“廥”字。有关“廥”字记载的早期文献首推《管子》。《管子·度地》称“平度量,正权衡,虚牢狱,实廥仓”,很明显,“虚牢狱”和“实廥仓”上下对称连贯,“牢”、“狱”对称同义,“廥”、“仓”也是对称同义,都是指仓。

 

    到了秦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廥”字。《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仓律》中称“入禾稼、刍藁,辄为廥籍,上内史。”这就是说,谷物、刍藁入仓,就要记入仓的簿籍,上报内史。“廥籍”就是仓的簿籍。另外,在睡虎地秦简中还出现了“廥才(在)都邑”和“新仓啬夫,新佐、史主廥者,必以廥籍度之”。这一方面说明“廥”这种仓既可储放粮食,又可储存刍藁;另一方面说明“廥”这种仓建置于秦国的都邑,并有专门的管理者和粮草登记管理制度。从而印证了“邯郸廥烧”就是指位于赵国都城邯郸,用于储存堆放粮草的“廥”仓被火所烧。

 

    记载赵国邯郸仓库文献,不止此一条。《史记·苏秦传》载,赵肃侯[注: 赵肃侯(?~前326) 战国时赵国国君。-zhaosuhou]十二年(前338年),苏秦游说赵肃侯时云“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