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另面段祺瑞:“六不总理…
曾庆瑞:电视剧文学剧本
最新热门    
 
刘广瑞:“邯郸廥烧”与城市经济发展

时间:2011-12-19 21:02:03  来源:不详
万匹,粟支数年”,这里“粟支数年”说明当时赵国的粮食之多。粮食储存多,就说明赵国粮仓多,作为都城,邯郸的仓储业就应该更发达。

 

    先秦时期[注: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仓和库是有严格区别的,仓用于储存农产品的谷物,库用以储存手工业制品的车马兵甲宝物等。黄盛璋先生曾根据有关铸铜兵器及其铭文,对赵国的兵器铸造、监造系统作了考察,认为在赵都邯郸存在着中央官府与邯郸地方所造两个系统。也就是说,赵国的武库管理存在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那么,与此对应,仓的管理也很有可能存在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赵国的“廥”位于都城邯郸、秦国的“廥才(在)都邑”,说明“廥”一般建置于都城或者重要的城市,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廥”很可能就是由赵国中央管理的用于粮草堆放储存的一种仓。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十一年,城元氏,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其地。十二年,邯郸廥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司马迁所罗列以上三年历史必然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历史,也必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之大事。“廥”仓必然是在政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粮草堆放储存场所。只有这样,“邯郸廥烧”才能与十一年的“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其地”和十四年的“平原君赵胜死”这两件重大事件相提并论。“邯郸廥烧”应是一次赵国中央政府[注: 中央政府centralgovernment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的对称。负责统一领导全国地方行政工作,集中掌握国家的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行政职权。]管理的、堆放粮草仓的一次大火灾。

 

    实际上,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地的人们很早就懂得储存粮食。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中,1976年至1978年发掘的88个窑穴中都有粟的堆积,其体积约109立方米,折合重量138200余斤。此外,磁山遗址还发掘了大量农用石器和骨器,磁山原始人已经能够较大面积地种植栽培作物粟,掌握了基本的栽培方法,磁山的原始农业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