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春节:传承中华文化之魂…
龙年春节将至 首博系列…
龙年春节将至 首博系列…
把真诚和真情注入到春节…
春节:中华文化的重要载…
春节:传承中华文化之魂
春节习俗:挂年画
春节习俗:守岁
春节习俗:拜年
安徽七项非遗春节进京 …
最新热门    
 
漫谈春节文化风俗移易

时间:2012-1-19 12:46:00  来源:不详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色调鲜明、寓意吉祥、功用广泛、形式多样的系列性文化符号群。如爆竹、屠苏酒、年夜饭、饺子、年糕、灶神、门神、春联、窗花、年画、灯笼、压岁钱、芝麻秸、拜年等等。

  由于一些节日文化符号的意义是以象征的方式表达的,错误地释读会造成对传统节日的曲解,使人们对文化符号和传统节日的漠然。

  近20年来,春节倒贴“福”字的做法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春节迎春的“春”字没见有倒贴的,“黄金万两”斗方也没见倒贴的,老人过寿时的“寿”字更未闻倒贴。可见这些吉祥字词的倒贴并不合适。不过,贴“福”字自清代兴盛以后,倒贴的做法在民俗中确实是有过,但只用于某些非正常的情境和某些特殊的地方:其一,穷愁潦倒的人家、灾祸连连的人家为了脱贫和转运,采用倒贴“福”字以祈盼扭转命运;而富裕、小康之家,平静、和顺之家贴“福”字则一概堂堂正正。在故宫、王府和大户人家的宅院,不论是砖雕的、木雕的或书写的“福”字,总见不着倒放的。其二,为了讨口彩,用游戏的方式所表达的祈愿。除夕贴“福”字时,大人[注: 大人是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daren]有意将“福”字倒贴,然后会问自家的小孩:“我家的福字怎么样?”孩子说:“我家福倒(到)了”,就算讨得了口彩,于是全家为之高兴,大人从衣袋里掏出糖果塞给孩子,孩子一走,就把“福”字正过来,只是短暂地做了一个游戏。其三,写有“福”字的红纸有大有小,斗方大字贴于门上、墙上等处,一律正贴,而小若巴掌的小“福”字用来贴于器用上,确有几处倒贴的:马桶、尿壶、痰盂、垃圾桶、污水盆等。污秽倒出时,则“福”字就正过来,以讨得“秽出去,福进来”的吉利。这三种情况被当代人混淆,只知道跟着潮流去倒贴“福”字,以浅近的“福倒,福到”的谐音理解,取代了这一春节文[注: 节文 拼音: 解释: 1.谓制定礼仪?o使行之有度。 2.礼节;仪式。 3.减省文字。-jiewen]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年夜饭上的“屠苏酒”作为年酒,其饮用的次序已为当今很多人所漠然。对我国的春节文化来说,由小孩子先饮是古人的除夕风俗。古人有“小者得岁,先饮贺之;老者失岁,后饮殿之”之说,对老人来讲,过一年少一年,年酒是苦酒,他要守住自己的岁月,故不可抢先饮之。

  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一些春节文化符号伴随着新年风俗的演化而嬗变。例如,以钱棒打灰堆祈如愿的信仰活动,已转化为打莲湘的民俗舞蹈;以桃符挂门旁的辟阴镇物,转化为纳吉迎祥的大红春联;以石灰画弓矢、仓廪的地画在农村也已基本不见;象征性的压祟钱变成了给现钞的“压岁钱”等等。其中,“压祟钱”是以古铜钱来作为除阴退祟的符号,昔时家长给孩子们的铜钱是用来捆扎在小孩儿的床腿上的,天明后铜钱由家长取回。因方孔古钱呈天圆地方、阴阳抱合之象,故人们联想到它具有类似太极八卦的功用。压岁钱本非零花钱,而给现钞红包之后,压岁钱就不再具有文化符号的深刻意义,而仅仅作为孩子们的零花钱。

  台湾歌曲《卖汤圆》曾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它发出了“吃了汤圆好团圆”的信息,渲染了汤圆象征“团圆”的元夕符号意义。但汤圆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