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伍立杨:闲谈“代笔”
伍立杨:机锋暗寓智慧
伍立杨:读史热和写史热
伍立杨:抄袭与引用
《盲井》导演李杨:生活…
最新热门    
 
伍立杨:方言闲话

时间:2012-3-26 12:58:18  来源:不详
    赵元任能听能讲数十种方言,辜鸿铭、钱锺书[注: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且能讲英语方言,这样的语言天才毕竟少之又少,多数人还是只能守着语言的一亩三分地过活。

 

    虽说现在每年都有不少少数种群的语言消失,但方言仍是牢固的存在。

 

    方言众多,在文学作品上也可略窥一斑。但对读者而言,只有老舍[注: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方言无甚阻碍,沙汀、艾芜作品中的西南方言就要吃力一点;至于吴方言的《何典》,尤其是《海上花列传》竟有难以卒读之慨。后者是吴方言文学代表作,于今仍有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研究价值,但作为文学的欣赏而言,该地区之外的读者大多要敬谢不敏。方言小说,总体来说,效果并不理想。

 

    普通话,早在清代及民国时期就曾大力推广过,在公众场合实有讲普通话的必要,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而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需要。

责任编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