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点将台·老鲍谭古:子为…
点将台·老鲍谭古:性命…
点将台·老鲍谭古:孔子…
点将台·老鲍谭古:君子…
点将台·老鲍谭古:“人…
点将台·老鲍谭古:人心…
点将台·老鲍谭古:孔子…
点将台·老鲍谭古:防人…
点将台·老鲍谭古:相信…
点将台 老鲍谭古⑩:君…
最新热门    
 
点将台·老鲍谭古:子为什么不语(2)

时间:2012-3-30 23:32:56  来源:不详

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做老师,虽然自称[注: 自称 音zìchēng 意【call oneself】∶自道姓名 【profess;claim to be】∶自吹;表白 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古代的自称有很多,有以代词称的,如余、予、吾、我等等。]“诲人不倦”,其实他并非有问必答,也并非百问不厌,比如他就公开宣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没有主动性的,不教,还好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可能是智商问题,不教,就有点歧视了。要知道,能举一反三,不是一般的智商,连子贡[注: 端木赐-端木赐 宇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这样的人,也才能“闻一以知二”呢。(《论语·公冶长》)

 

    所以,孔老师是有脾气的老师,绝不像我们今天的有些老师,天天陪着学生做题目,用一个原理或公式来套做无数个古怪百出的题目。这样的教育,机械地训练[注: 训练 training 为了胜任指定的工作和完成分配给系统的任务所要求学习的程度。(防务采办术语-98)-xunlian]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孔老师是理解不了也耐受不了的。这样的“诲人不倦”,有时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毁人不倦。

 

    在上篇《子为什么不语(1)》里,我们讨论了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等等,那是《论语》中明确记载的。其实,除了这些明确记载的“子不语”,还有一个更大的、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子不语”,隐藏在《论语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