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樾出书曝潜规则 悟空…
北大保安出书讲论语 欲…
到底是被毒杀,还是正常…
国学大师黄侃:不轻易出…
前员工出书“影射”富士…
蔡国强出书谈“问题” …
古籍出版事业发展迅速 …
三姐妹联手出书忆父陈寅…
弟子、女儿出书追忆陈寅…
画室出书未经授权 模特…
最新热门    
 
韩晗出书揭秘民国杂志:武大学报注重中国形象

时间:2012-5-5 15:18:33  来源:不详
“1949年前的民国时期,中国存在过的期刊恐怕有上万种。”近日,武汉大学文学博士韩晗在华科大出版社推出新书《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展示包括1930年创办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等9份“冷门”民国杂志,展现那个时代文人办刊背后的社会理想和历史真相。 
  国外学者更兴“民国热”
  “我喜欢收藏,家里有一些民国时期的杂志,翻阅这些杂志,我发现有很多教科书中都没有提到的东西,开始写一些随笔散文发表在刊物上,后来在台湾、大陆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论文,没想到受到台湾著名出版人兼民国历史学家蔡登山先生的重视,先出版了台湾版,最近才出了简体中文版。”
  韩晗承认,自己是受到了“民国热”的感染,才开始留意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对于民国史,欧美学者似乎比我们更为热衷,因为这段历史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并和中国传统文明结合最紧密的时期,要理解现在正在走向开放的中国,就要研究那段历史。”韩晗称,自己拥有几十种民国杂志,其中部分复印件就是从美国、德国的图书馆寄过来的。不过韩晗也发现,“民国热”近年在大陆也日渐风行,还出现了不少“国粉”,这也加深了他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在《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中,韩晗列举了八九种“失踪”的民国杂志,比如傅雷创办的《新语》,以及闻一多[注: 闻一多 (1899-1946),生于湖北黄冈浠水。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胡适曾为其供稿的武汉大学学报《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等。
  被“轻视”的“武大学报”
  “作为一份云集了较多一流知识分子的大学学报,当下对《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的研究却陷入了冷门,其非但未能构成如《新青年》、《万象》般的影响力,甚至学术界对其知之甚少。”
  新书中,韩晗特意用一个章节分析了这份创刊于1930年的武汉大学学术刊物,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大学文科学报。当时的撰稿“主力军”以欧美留学生为主,他们既有着西学的视野,又有着国学的底子,使这份学术期刊变得中西兼容。“留美学生闻一多、胡适对于传统经学、诗学的钩沉已然展现出了他们深厚的国学功底。”韩晗称,当时的《季刊》中就开始注重“中国形象”在世界语境中的变迁及问题,“这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者张沅长在自己的文章中,将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为“十八世纪之前”与“十八世纪之后”:十八世纪前,在马可波罗[注: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MarcoPolo,又译马哥·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险家。]等一批探险家的影响下,英国文学中的中国是高大、雄伟的东方帝国形象,而在公元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后,中国被描述成一头破落、冥顽与自我封闭的“东方睡狮”……
  “大师”是后人检验的结果
  已出版十余部学术著作的韩晗被称为“学术超男”,而同为80后,他也常被拿来与韩寒、郭敬明等同龄人作比较。对此,韩晗称,“研究现代文学并做出一定成绩的‘80后’博士在全国才十余人,而青春文学畅销作家则热闹得多。”
  到底谁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师”?韩晗认为,“每个时代的大师都是后代检验出来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怀抱历史、现代的双重理想,让后代去评判我们的历史影响。”
  徜徉民国历史,韩晗产生了这样的感触:我们都说民国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但这些“大师”当年也只是很普通的年轻人,周贻白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