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旁观者,我看到的是倔强
齐欣最初接触罗哲文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是位倔强的老人。”
齐欣介绍说,无论是对长城[注: 长城(Great Wall),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的保护,还是对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修旧如旧等观点,罗老会在不同场合反复表达,而且是“强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非常执著。而另一方面,罗老又是一个具有强烈开放意识的老人,他从不僵化地保护,而是推崇在发展中保护的概念,承认多方保护的力量。这一观点贯穿了他的一生。
后来,当齐欣以助手身份与罗老一起出差的时候,看到不论是在长城沿线、大运河两岸,还是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开端——营造学社的旧址,人们都十分尊重与爱戴他。齐欣认为这正是源于对罗老的执著与灵活开放态度的崇敬。
作为追随者,我看到的是淡定
齐欣曾问罗老:“当年梁思成先生会想到自己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