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如此知名吗?”罗老回答:“不可能。”梁思成和罗老都是那种人:只要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就锲而不舍地去做,不言放弃,根本不会考虑到名利。
每个去罗哲文家采访过的记者都有一个共识——书太多了,几近无处下脚。几十平方米的家里,除了一条不超过40厘米宽的“小道”以供行走外,所有的平面都被书籍占领了,甚至连会客的沙发也不能“幸免”。然而,罗老却安心于在这样逼仄的小屋里度过后半辈子,始终没提出过换间大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尽管以他的声望和地位,有间百十平米的房子实在不算过分。
罗哲文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要“用平常心做伟大的事。”他认为,面对当今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很多事情都是史无前例、无处借鉴。所以,具体到一项遗产的保护,如果一定要彻底琢磨清楚才动手去做,恐怕就已经被毁掉了。因此,尽管社会上有些许不同意见,他仍然坚持“先保下来再说”。
作为实践者,我看到的是遗憾
“罗老是一位很有感召力的人。”齐欣说。
从旁观者到追随者,再到最终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者,罗老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