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北京画院举行成立55周年…
张枫逸:设中华母亲节,…
传统文化 助你成功(1)
130余幅新湘绣长沙展出…
广西台湾名品博览会尽显…
林安梧:如何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
北京朝阳将建10个传统文…
专家学者共话传统文化:…
传统丧葬文化华丽回归 …
最新热门    
 
对传统学术史的反思与超越——《清代〈孟子〉学史大纲》评介

时间:2012-5-24 12:08:32  来源:不详

近日,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李畅然的《清代〈孟子〉学史大纲》一书。此书之研究对象虽仅限于有清一代之《孟子》学,其意义却早已超乎断代学术史的界限。尤其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种种研究方法与理念,足可为类似的学术史研究树立范式,提供借鉴。

 

    在本书出版之前,已有学者专门针对“清代《孟子》学”这一课题撰文著书,但均采用了“以例代史”的做法,选取若干代表性著作进行专门研究,以此梳理出清代《孟子》学之概况。但这些所谓的代表性著作是否真能代替清代《孟子》学的全貌呢?当我们面对清代流传至今的数百部《孟子》学著作时,这些散点研究的价值又当如何估量?一旦提出这两个疑问,我们便能够发现《清代〈孟子〉学史大纲》一书的意义。因为此书最引人注目之处即在于对研究对象最大限度的把握。

 

    为此,作者不惜花费四个月的时间爬梳前人书目和现有的馆藏信息,从中整理出2500多条版本及馆藏资料,共涉及清代《孟子》学著作863种(详目可见书后附录),其中作者亲加目验者就有100多种。作者正是在这一扎实的基础上开展对清代《孟子》学史的整体描摹的。作者之所以不满足于散点分析的著史方法,而以目录探查为基础,实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古人在提笔著述之时,会直接地受到前人和他人之著述传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过去的研究当中较多地偏重于名家名著的影响,何况所谓‘名’又多以今人[注: 今人 拼音: 解释: 现代的人;当代的人。-jinren]的眼光来确定。目录学使我们的眼光跳出传统的学问大家的范围,跳出传统的义理与考据对垒之成见,从而更接近于历史本身。”(《前言》页2)

 

  &nbs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