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赵无极,在巴黎重新发现…
“最美女教师”:诠释师…
壬辰龙票开启国人形象重…
初四习俗:全家吃“折箩…
纪录片《王国维》:如诗…
国学访谈:经典诠释与国…
牟钟鉴:重新认识书院的…
师德,拿什么来诠释?
上海民乐团诠释中秋文化…
大同吴官屯石窟群本月重…
最新热门    
 
重新诠释张居正改革:促明代财政体系转型

时间:2012-7-10 16:52:47  来源:不详
全国土地调查,影响深远。王业键先生曾评价:清初“将万历年间的税额,特别是此时期编制的《赋役全书》,作为确定田赋和劳役的依据。因此,当时参照的原额就是万历年间官方统计中的面积”。他精辟地点出了张居正清丈与《赋役全书》的关系。

 

  从《会计录》到《赋役全书》,明代财政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不仅是财政会计主体的转型,更是整个财政体系的转型。后者已经全部规范为征银的序列,以实物为基础不变,在实物数后一律是“该银”若干,也就是说,全部以白银作为财政计量标准,也全部是以白银为财政征收形态了,《会计录》中显示的计量标准和征收实态的混杂现象,在清丈之后各地官方编纂的《赋役全书》中一扫而光,成为清一色的白银核算和征收,就此而言,形成了标准化或者说专门化的管理。万历年间《赋役全书》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以实物为主的中央集权财政体系已经历了从以实物为主的财政体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到万历后期,即使一些地方仍不免有实物征收,但以白银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是以排山倒海之势遍及全国的。这是在世间已无张居正以后不过几十年的事情。从长时段来看,张居正改革并没有“人亡政息”,张居正改革相对王安石[注: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改革是成功的:清朝不仅承袭了张居正改革建立的新的财政体系,而且赋税款项也曾沿用明代旧额,就此奠定了近300年财政基础,也即帝国的基业,就是明证。

 

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开端

 

  在中外变革互动的大环境下,逐步建立以货币为主的新的财政体系,这正是16世纪末张居正改革的功绩。第一,明确了白银货币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出现了以白银为计量标准的总体估算,而且出现了实物与货币的二元结构;第二,通过清丈田亩,形成财政体系的整体性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