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藏学研究春满园——北京…
北京周口店一半化石地点…
心灵四季——北京大学哲…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
暴雨致北京160处文物受…
北京复建梁林故居 两栋…
北京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
北京一处民国文物变身火…
“逐形悟道—何远鸣作品…
首博《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最新热门    
 
北京拨1000万保文物安全度汛 受损文物超163处

时间:2012-8-7 21:24:14  来源:不详
受损情况看上去没有听上去严重,有些文保单位只是漏雨,积水,而文物本体好像并未受损。文物受损的判断标准究竟是什么?
  对此,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所长韩扬表示,文物受损的情况很复杂,范围很大,比如文物建筑本体出现渗水、坍塌是受损,文保单位的院墙坍塌,房屋漏雨,也算是受损。这次特大暴雨后,很多文保单位确实有损失,但实际损失是否确如各单位上报的受损情况,还须经过实地勘察评估。
  韩扬称,目前北京尚处在汛期,出现损伤的文保单位及时上报受损情况,也是排查安全隐患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对受损文物,目前还应以抢险加固为主,至于全面修缮,还应由专业人员实地勘察,拿出科学方案。
  ■ 探访
  宛平城墙 马道裂缝暂盖防雨布
  在7·21大暴雨中,宛平城城墙出现“马道裂缝,城墙渗漏”。昨天傍晚,宛平城西门南侧的城墙上,马道裂缝处已覆盖上10余米长的白色防雨布。掀开被砖石压着的防雨布一角,可看到约一指宽的蜿蜒裂缝。
  几年前城墙就有外鼓
  城墙下平房里的老居民们回忆,下暴雨那天,东城[注: 东城区-东城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历史悠久,辽金时期已出现村落,金代为中都东北部,元代位于大都东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东城为15个坊。]门下积水没腰,西城门下的积水也涨到了大腿,老城墙就浸在雨水里。“暴雨之后很多天,城墙都好像浸满了水”。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9年,就发现宛平城西门南侧城墙内大约40米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外闪”(城墙外表凸起向外鼓出)现象。正是由于“外闪”的牵拉作用,导致城墙上的马道出现裂缝,裂缝总长度约20米。
  在城墙下住了几代的赵先生说,城墙在1984年前后进行过外立面修葺,外面新铺的一层青砖和里面老城砖的黏合力不强,城墙外鼓的情况几年前就有。从2009年开始,每到汛期,他都会收到来自区文保所和卢沟桥办事处的安全通知单。
  西城门毗邻裂缝已封闭
  昨日,城墙表面已经干了,但马道裂缝清晰可见。现场,尚未开始抢险施工,只有毗邻裂缝的西城门已整体封闭,南北两个登城的楼梯处,也都架上了紧闭的铁门和铁丝网。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裂缝处至今尚未开始抢险施工,是因为紧邻裂缝的南城墙处,还有三户居民。他们的居室紧挨城墙而建,如不搬迁,连搭施工脚手架的地方都没有。
  赵先生的家,就是上述三户中的一户。狭长的平房院落低于街巷的地平面,一直延伸到城墙脚下。赵先生坦言,每次下大雨,他家的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都会进水,房顶也会漏雨,“但我没地儿搬,也搬不起,只能住在这儿”。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无法强令居民搬家,目前能做的主要是铺设防雨布,疏通城内所有的排水管道,避免再次大面积积水。
  记者 魏铭言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