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汤一介:传承文化命脉 …
孝文化与当代中国——写…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拯救濒危语言 保护文化…
评襄阳建郭靖黄蓉雕像:…
柳斌杰:辞书出版是文化…
《赤壁》征服欧洲观众—…
铺就文化“丝绸之路”
心灵四季——北京大学哲…
王岳川:文化强国亟须重…
最新热门    
 
文化心灵的养成——读叶朗先生选编《文章选读》

时间:2012-8-9 11:14:23  来源:不详

 

 

我们今天怎样才能写好文章?这历来是个难题,它困扰着从小学生直到成人的众多人们。当然,人们都知[注: 都知是宋代宦官官名。-douzhi]道,要写好文章,就得先读好文章,找到可师之范。但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其可师之范文又何在?历来见仁见智,难有定论。从《古文观止》到如今林林总总的大中[注: 大中 (国号): 大理国由高升泰掌权时所改的国号。 大中 (年号): 唐朝唐宣宗李忱的年号(847年─859年)、唐懿宗李漼即位后沿用不改(859年—860年)。]小学语文选本,一个又一个选家提供了独有见地的好文章选本,为读者亲密接触古今中外好文章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空间。当最近读到美学家叶朗先生的《文章选读》时,我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这一最新选本能带来新意吗?

 

匆匆读罢这选本,新鲜的感受接二连三。一是选文视角的综合性而非单一性令我好奇。此前若干选本要么偏于语言表达,要么偏于思想立意,要么偏于学术濡染等,而这新选本却对上述这些元素都做了综合或兼顾,让它们同时交融于此选本之中。这样的选本效应,如果同以往同类选本相比,恰如奥运会等大型综合类运动会同单项运动会相比一样,已不可同日而语。二是选文标准上的以文选文而非以人选文,更引我关注。选本当然可以考虑以人选文,因为有些人本来就是靠文成名的,如入选的王羲之、苏轼[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