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松:“假古董”因何泛…
白岩松:《新华字典》影…
林劲松:“玄奘精神”的…
白岩松:古典音乐最摇滚…
余青松:让天空记下中国…
最新热门    
 
张庆松:道法之间看智慧

时间:2012-8-9 11:14:36  来源:不详
智慧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人所说的“道”吗?笔者认为,智慧和“道”的区别是明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是通往用来正确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的门户,是连接“道”和“法”的桥梁。古人往往将“道”视为人生要旨,认为人类文明最高的追求是“得道”。学习明白了叫“知道”,出家人修行叫“修道”,修行成功叫“成道”,大智慧者叫“有道”。道被看成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道以外就没有值得探索和追求的了。孔夫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道”并不是人类智慧的最终目标。因为道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更高的境界。一个人得了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规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等)以后,不应停步,而应该“入世”去行道、传道,发挥力量来护道(维护公平和正义)。在这个“行道”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很多障碍。遇到困难需要方法去解决,这就需要智慧。智慧不仅体现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还会是行道所不可或缺的。而且,行道的过程又会加深对道的理解和掌握,会导致个人素养更高的升华。

 

所以,智慧既包含着“道”的内容,而且决定着将道转化为方法的过程,是由道通向法的桥梁。诸葛亮[注: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曾评价江东诸儒,说他们有的人满腹经纶却胸无一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道与法之间没有达成圆满的转换,缺少了智慧的运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