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家文物局官员谈曹操墓…
路金波:韩寒是弱势一员…
路金波曝韩寒入股万榕 …
韩寒版税堪比胡适?郑渊…
路金波:韩寒没有要20%的…
路金波:“韩寒20%版税…
最新热门    
 
金波称传统童谣是个宝库:当代童谣缺童趣重教化

时间:2012-8-11 22:51:08  来源:不详
所利用,后者可为文学创作所借鉴。
  北京童谣幽默感强
  在2000首童谣中,原汁原味的北京童谣无疑是一大亮点。金波认为:“北京童谣内容幽默、快乐,即便是表现贫苦生活的,也是充满了达观、快乐的心态。”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奶不来,唧溜咕噜滚下来。”金波说,这首流传至今的北京童谣,最早流行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至今存世的不同版本有20个左右。“当时北京人[注: 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中国直立人”或“北京直立人”,拉丁文学名为Homo erectus pekinensis。]称童谣为‘小孩语’,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常常可以听见老人为孩子唱诵,而这首《小老鼠,上灯台》可能是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首。”金波认为,虽然这是一首短小的童谣,但有人物、有事件、有曲折,能给小娃娃带来惊险、惊奇和惊喜,非常幽默、有趣。
  “火车一拉鼻儿,粥厂就开门儿。小孩给一点儿,老太太给粥皮儿,搽胭脂抹粉的给一盆儿。”这首《北京粥厂》,完全呈现的是平民幽默、乐观的一面,还带点调侃的语调。
  北京童谣还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富有节奏的表达,折射出北京城的变迁。像《罗锅子桥》、《黄城根儿》、《平则门,拉大弓》、《白塔寺》都可以为了解北京的民俗生活和历史地理[注: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演变提供参考。
  金波经过研究发现,不少流传至今的北京童谣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清代,“百本堂”、“别梦堂”抄本《北京儿歌》就收入童谣74首,其中今天还在传唱的《小白菜儿地里黄》、《小老鼠,上灯台》、《拉大锯,扯大锯》、《吃豆豆,长肉肉》等都在其中。“在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地区,不但流传的童谣很丰富,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开展得也早。”金波说。
  当代童谣缺童趣重教化
  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目前收入有24节气歌、12生肖歌等当代童谣,但金波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目前已收入的童谣更多注重知识性,注重教化功能,而缺乏趣味性,更缺少童趣。”金波笑着说,实际上,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又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童谣。
  金波坦言:“童谣的创作比一般诗歌写作的要求还高。除了文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音乐性,这就要讲究形式。”他认为,传统童谣为了便于口耳相传,创造了许多形式,押韵、节奏不必多说了,还创作了许多格律形式,这都值得研究和借鉴。
  “对父母来说,要特别注重孩子的母语学习,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而刚一学习语言的时候,童谣无疑是最好的教材。”金波因此特别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童谣,他还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童谣的研究和发掘中,让更多优美、有趣、可爱的童谣存世。“传统童谣是个文化宝库,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始。”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