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学安:春回大地话踏青
卜祥安:大学送游戏盘回…
唐国安:清华首任校长
文学评论家毛时安:真正…
《白鹿原》入实质准备阶…
王全安柏林“两次擒熊”…
评张寿安:《以礼代理—…
最新热门    
 
王全安:从传统文化瓦解的角度理解《白鹿原》

时间:2012-9-12 12:20:13  来源:不详
从1993年出版,到艰难入围茅盾[注: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文学奖,再到现在一波三折地拍成电影……似乎上天早已注定,《白鹿原》不论以什么形式现世,都将[注: 都将 拼音: 解释: 1.唐五代禁军统兵官名。-doujiang]引起人们热切的关注。在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了删减版出征柏林电影节、国内审查之后,原定本[注: 藏语音译。亦作“定琫”。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定制,定本位于甲本之下,员一百二十人,七品,每人领兵二十五名。]月13日上映的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恐怕又要推迟与观众见面。 
  ■改编
  越成功的小说越难改编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不是一项讨好的工作,尤其你面对的还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名著。王全安坦言,把陈忠实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有很大的难度。“越是写得好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就越大。小说本身的成功已经说明了文字是最适合它的载体。”事实上,早前的几场试映之后,关于改编的质疑声已经传到了王全安的耳朵里。
  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是戏份最重的一位女性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女主角。这一点跟原著小说有很大出入。因此有评论说,王全安的这部电影作品“只见田小娥,不见白鹿原”。王全安认为这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而我也注意到,大家更容易注意到电影里最鲜活的事物。《白鹿原》里除了田小娥,就是七八个西北男人,大家首先关注到田小娥的角色也是正常的。如果大家看了电影,首先关注到的是那七八个男人,反而说明我拍得有问题。”
  陈忠实的小说里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朱先生,他预测世事每每言中,给自己披上了一层魔幻色彩。但是,电影《白鹿原》里却没有朱先生的一席之地,让一些小说的粉丝感到不解。王全安对此解释:“朱先生在原著小说里几乎是个全知全能、接近圣贤的人物。电影影像追求的是真实。这样完美的一个人物在电影里出现会显得不真实,不像白鹿原上土生土长的农民。而且这个人物出现在电影里,会使得电影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他的声音,一种是其他人的声音。删掉这个角色,是为了让电影回归到现实,回归到白鹿原上普通人的故事。”
  ■风格
  不给自己下定义
  《白鹿原》被定义为史诗题材电影,但从影像风格来看,拥有油画般华丽画面的《白鹿原》更接近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风格,跟注重写实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然而,电影《白鹿原》里的人物或倔强、或阴险,或善良、或叛逆,在动荡的时代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却没有出现第五代导演作品里常见的“弑父情结”。王全安表示,无论“第五代”还是“第六代”,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五代导演作品里的视觉画面十分精致,用到《白鹿原》里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从来不给自己定位第几代。其实我更喜欢融合的风格。”至于“弑父情结”,王全安认为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看法也在变化。现代人更加理性,既能看到父辈做错的地方,也能理解他们是受限于时代见识才会做错。这种观念体现在电影《白鹿原》中,使得黑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