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今日揭晓 …
诺贝尔文学奖今日揭晓 …
格萨尔文化考察活动在四…
媒体称莫言成诺贝尔文学…
作家曹乃谦称未获入围诺…
元朝曾搞诗歌大奖赛 规…
瑞典作家托马斯·特朗斯…
瑞典文学院称严歌苓获得…
由一届失误的龚古尔文学…
最新热门    
 
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律:语言左右成败 偏爱群体记忆

时间:2012-10-12 15:01:55  来源:不详

从莫言与诺贝尔[注: 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文学奖挂上钩开始,国人对诺奖就开始空前关注,漫天猜测布满文坛内外,国外博彩业也开出赌盘,甚至连星座分析师也前来插足预测了一番,所有的获奖对象都被一一预测后,还有人说也许最终会爆冷。

到底是什么样的“喜好”左右着诺奖评委,让我们回顾一下近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找一找诺奖的获奖规律。

语言是首要因素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怪现象让读者很难忽略,自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仅有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的阿格农获奖。难道是亚洲作品真的在艺术价值上低于欧美作品?答案是否定的,回顾这100多年来的亚洲文学,好作品数不胜数。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亚洲作品难以在诺奖中站稳脚跟。语言,就成为了首要因素。

试想一下,如果你手上有一本英文书,所有单词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 (1973) 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对它的价值判断应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即便能看懂所有文字,也不见得能完全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习俗、独特的艺术表现。

亚洲作品很少以全英文书写,评审学识再丰富也不可能了解世界各地的特有文化。于是,翻译就成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翻译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作品自然越好,反之,必然会降低原有作品的艺术价值。所以,语言仍是左右诺奖价值判断的条件。

群体记忆的描写

从近十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描写二战或是种族主义的作品就占了一半。2007年的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与2009年的《金色笔记》就是典型。《呼吸秋千》讲述了“二战”结束时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到的非人待遇;而《金色笔记》,其中的一部分则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注: 殖民主义(colonialism),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