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谈人恒过,然后能改(2)
潘基文谈人生哲学:中国…
谈人际关系的黄金律:己…
浅谈人文精神与建设有中…
最新热门    
 
谈人恒过,然后能改(1)

时间:2012-10-17 12:11:36  来源:不详
后才能改正。”

2.张世礼先生在1999年第11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又是这样下结论的:“综上所述,‘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过’,是名词用作动词,但不能解释为‘犯过失’,而应解释为‘反省过失’或‘悔过’,全句最好译为:‘一个人只有常常反省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惟其如此,才说得通,才顺理成章。”

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三编)》却如是说:“人们常常犯错误,受到教训才会改正。”

4.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书今译》更是独树一帜:“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然后才能改过自新,走上正路。”

仔细品读,揆情度理,上述4种译文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感到其译文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译文有悖逻辑事理,因为“常犯错误”不是“能改正”的条件或原因,即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张世礼先生的译文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同样经不起推敲,夹杂了太多作者的意志在里面;为什么“过”字不能解释为‘犯过失’?为什么“应解释为‘反省过失’或‘悔过’”?为什么要用“全句最好译为”等字样?至于第三、第四种译文,虽然语意清晰,语句通顺,也注意到了“顺理成章”,但违反了训诂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训诂后的白话文还原成古文时,主要的文字和中心思想不能有太多的变化。

如果说上述4种译文确实存在某些缺陷,可能问题出在对“恒”字的注译上。

东汉•许慎《说文》:“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极之间上下。”古文(甲古文、金文)皆从月,《诗》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甲古文、金文)中皆从月,既云从月又引《诗》释之,则原本作‘(二字中间一个月字)’”。字从上下二极又以日月为形,可推断此字与天文活动有关。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