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泠印社选拔社员有多难?上个百年仅吸收404人 |
|
时间:2012-11-15 12:24:48 来源:不详
|
|
|
西泠印社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这个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的社团,汇聚了吴昌硕、潘天寿[注: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傅抱石、沙孟海、马一浮、黄宾虹、陆俨少、沈尹默、谢稚柳、程十发、钱君匋、李苦禅、朱屺瞻、丰子恺、启功等一大批近现代书画大家,社员遍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作为一个学术社团,已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始终从事古典的艺术探索,以宽松的理念对待艺术的多元性,力求生动完好地保存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文化形态。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重大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声誉,全国只此一家。
11月6日,经投票表决,诺贝尔[注: 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成为今年的名誉社员;同时,新入选的19名社员也在网上公布,河南籍新社员占三席,周斌推荐入社得票最高。
记者 苏瑜
把金石学的重要性告诉西方的学者
1904年创立的西泠印社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最大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自1913年以来,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以来,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雨山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随后,马衡、张宗祥[注: 简介 1.张宗祥(1882—1965) 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海宁硖石人。 张宗祥少时与蒋百里一起勤奋苦读;俱文采斐然,齐名乡里。]、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大师级重量级人物先后担任西泠印社社长。
自2005年启功先生去世,西泠印社掌门人出缺6年之久。直到去年12月13日,饶宗颐先生被推举为西泠印社新社长。国学泰斗与百年名社领袖群伦,众望所归,成为文坛一时佳话。
此前,社会各界对饶宗颐高龄出任西泠社长一直颇有声音,认为饶老会不会仅仅是任“挂名社长”。而在今年6月底的见面会上,饶宗颐的女婿、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艺术统筹主任邓伟雄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饶公的职责是把握发展西泠印社的大方向,对西泠印社来说,他是一个象征标杆,代表着一种文化价值观,为西泠印社今后发展指明方向。邓伟雄进一步表示说,在饶宗颐看来,西泠印社未来的方向就是“世界化”。
11月6日上午,西泠印社八届七次理事会投票表决,新增了两名海外名誉社员。一位是马悦然、一位是史美德。这成为西泠印社“世界化”的有力注脚。
马悦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尤其是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口。作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他,是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精通汉语的汉学家。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说,西泠印社要打造“国际印学研究中心”,不仅要在国[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