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专家学者反思与重构现当…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家委…
专家:莫言获奖是中国当…
专家:城市雕塑精品太少…
专家:定瓷要传承更要创…
专家:胡汉民所书海珠桥…
中外专家研讨南海出水古…
中外130多位考古专家海…
专家探讨妈祖文化:对人…
长沙清代学宫附属建筑藏…
最新热门    
 
专家共论城市建筑的文化品质:要让人喜新恋旧

时间:2012-12-14 12:21:37  来源:不详
建筑,能给城市赋予怎样的文化内涵?昨天,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59届文化讲坛举行,全国政协常委、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哲学家赵鑫珊[注: 赵鑫珊 (1938~)江西南昌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zhaoxinshan],著名摄影家尔冬强以及上海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进港等对建筑充满思考的专家,就“城市建筑的文化品质”展开了讨论。 
  韩美林:建筑也需要大的战略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以 《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为话题,讲述了不少自己创作雕塑的感受,许多生动的例子更让现场观众爆发出一阵阵笑声。韩美林说,这个时代成就了雕塑,成就了大量雕塑蜂拥而起,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当下有很多雕塑很骗人,甚至有一些“假冒伪劣”的建筑师,建造的建筑充满谬误,他就见过一百多平米的艺术馆,连透气的窗户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我们如果要接触文化,就要好好地想想文化。 ”
  因此,韩美林认为,要重视建筑和环境,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的规划更应提升高度,“不是想到一个建筑就修一个,那就乱套了,不光是要有大师在,还要有大的战略。 ”
  韩美林认为,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部分,雕塑艺术越来越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但也有不少败笔,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建筑,恰恰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人与建筑的关系”。 “大到城市建设,小到某一个雕塑的创作,要称得上优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实力,另外一个就是魅力,魅力讲的就是文化。WwW.LSqn.CN没有这两个条件,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而这个“文化”并不抽象,“渗透性”是一个清晰的考量,以雕塑为例,能否与环境、与人和谐相处,非常重要,“能够与环境合一,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建筑”,才称得上是真正具有文化品质的城市建筑。
  在他看来,美是抽象的,但观者是有感受的,比如现在常有网友会戏谑地给一些建筑起别名,这些“大裤衩”、“方便面”,其实就代表了一种态度。最后,韩美林还用一句诗意的话阐述了他心目中建筑的灵魂,“建筑的灵魂是什么,就是树前面掉了一片秋叶,虽然到处都是秋叶,但只有它能让我想起上海,它能让我想起建筑的灵魂。 ”
  阮仪三:保护遗产也是面向未来
  在学术界,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素有 “古城卫士”的美名,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都是在他的努力之下促成的。在阮仪三看来,中国的老建筑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的四合院,还是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楼等等,其实都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基础价值。然而,现在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很多这些包含在建筑中的传统特色都被掩埋了。
  阮仪三感慨地说,古城古建筑有着自己的价值。比如丽江古镇,便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建筑结构,在1997年的大地震中得以保存,这说明,这些古建筑中有很多精华值得学习。而上海保存的犹太人避难故居,更代表了人类和平的光明。
  当然,阮仪三也批评了如今很多古镇、古城只顾旅游发展,而没有研究发展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留下历史的典范,为现代的城市创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