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能人”与一座古民居的兴衰
近日,记者走访了长沙境内10多栋古民居,发现几乎每一栋古民居都曾经做过当地的学校或者村、乡的办公场所。至今,人为活动的痕迹仍留存在老屋。
六栋堂正堂两边的墙上,“学习园地”、“财务公开”等字眼赫然醒目。李家第八代后人李性华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搞农业合作社时留下的。
解放后,六栋堂分给李氏家族后人居住,“当时这座大院里住下了400多人,光小孩就有七八十个。WWw.lsQn.cN一大群小孩子从这家跑到那家,好不热闹!”在李性华看来,那应该是六栋堂人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后来,村里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建在这里,李氏家族的“能人”李性永担任社长。 1956年,李性永将星星农业合作社建成全县最大的高级农业社,并于1958年在六栋堂建立千人食堂,在院里支起大锅,拉下楼间门板当饭桌,附近15个村的村民都涌进六栋堂吃喝。当年,时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注: 华国锋 姓名:华国锋原来的姓名:苏铸更改姓名的原因:1938年投身抗日战争,华国锋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日:公元1921年2月16日(农历辛酉年正月九日)逝世年月日-]还曾到星星高级社视察并对李性永的“壮举”表示赞赏。
李性永被认为善于搞农业技术创新,由此也获得了全国劳模的称号,获得了国家领袖的接见。“当时,国家奖给李性永一头苏联牛,大家看到以后,种田的热情高涨。‘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李性永竟想出了水上育秧的主意。”
于是,绘有彩画的楼间板就是在那次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