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专访许嘉璐:儒耶对话将…
许嘉璐:要对话不要对抗
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
许嘉璐:“王道”的世界…
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
许嘉璐:做好与世界文明…
这个世界需要“对话”—…
最新热门    
 
许嘉璐:文化对话是两岸交流最重要的纽带

时间:2013-01-22 12:03:07  来源:不详
●当前的世弊、时弊和中国的责任 
  当前时代的弊病,是世界性的弊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杀人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可怕。美俄两国拥有的核弹,可以把地球毁灭几次。在这样的时刻,的确需要人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平。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就应该思考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贡献。
  作为中国人,回顾自己的历史,也不乏打打杀杀。但是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超稳定”(汤因比语)。中华大地的分而合、合而分,攻城略地,抵御外侮,放在历史长河中看,是短暂的;更多的时间是和谐、稳定、一统。这样的判断是怎样得出的?是和“世界中心”欧洲的历史对比出来的。欧洲从古代经中世纪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天没有战争。只不过冷战之后有些战争不发生在欧洲土地上而已。就在我们今天进行对话的时候,不知道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其交界处又有多少平民牺牲在炸弹和枪口下。中国的超稳定是它的文化、宗教和信仰,以及对“德”的追求、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决定了的。例如科举,就是稳定的支柱之一。英国曾经是“世界中心”,却直到18世纪才结束了贵族世袭掌权的历史,实行文官制。而它的文官制度是从荷兰人那学过去的,荷兰人的文官制度又是从中国贩卖过去的。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就起用平民执政,实行郡县制。刘邦在解决了汉楚之争之后,曾经大封诸侯,做出王侯世袭的样子,但局势一稳就开始收回诸王的权力,削藩不成便以平叛的方式一一收缴,然后举贤良方正,也就是非考试式的科举。到了隋代已经基本把后来唐宋元明实行的科举制度[注: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wWW.LSQN.Cn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系统化、细密化了,但是享祚太短,人们没太注意。唐立国以后延续隋制并且更加精致化,此后沿用了1000多年。这一制度符合中国人认同的“天命靡常”、尊贤重德的道理。作为中国人,有时候认为科举是历史的累赘,但是在欧洲人眼里却是中国人独到的智慧。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因素构成了我们五千年稳定、一统、从未中断的文明。
  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以为自己所能到达的范围就是整个“天下”,到近代才知道天外有天(这和欧洲对世界的认识几乎同时)。这以后,蒙受了百年国耻。在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前,外界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不了解中国文化,只知道中国的瓷器、丝绸,所以称我们为CHINA。现在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理应清理自己的东西,把我们自认为是精华的东西奉献出去,对我们自认为是糟粕的东西不要隐藏,我想这是21世纪中国的责任。 

  ●文化对话是两岸交流最重要的纽带
  抛开两岸继续促进和谐与和平、造福两岸人民福祉问题不说,中华民族应该共同面对世界,为此两岸也必须加强对话。一、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根底;二、有100多年来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共同的命运。为这两点,我们就应该进行对话,一起讨论如何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当然,大陆和台湾之间现实文化状况是有差异的,但我不把这个问题看得多么严重。这是正常的好现象,因为如果大家永远都是一个样子,一个调子,一个看法,世界就由一个人构成算了。只有不同意见的切磋才有火花,才有灵感,有刺激有反刺激才能进步。两岸无论是在学理上的差异,还是社会生活上的差异,不过是百年来西方文化冲击下所产生的变化。隔绝、各自僵化,这些不应该成为我们对话的障碍。
  谈到我们内部,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是两岸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牢固的。两岸间的关系不外乎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四个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