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
规范语言可以 但不要扼…
从语用学角度看郭靖语言…
广告语言的社会性特征及…
浅谈从文化传统差异角度…
《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
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律:语…
语言学家解读《两岸常用…
中法研讨语言政策与规划
别急着否定经典 快餐时…
最新热门    
 
语言别急着赶潮流 网络语言使用要看场合

时间:2013-01-26 22:03:34  来源:不详

“hold住”、“伤不起”、“坑爹”、“山寨”、“卖萌”、“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当下,新词生句此起彼伏,大有从网络用语蔓延到日常生活之势。

网语语言的爆发式发展有其客观条件: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成熟的平台交流传播手段,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网络环境,生活节奏加快对语言概括化、简省化、形象化的需求,群众智慧的互相启发,网络游戏等虚拟环境“闭门造车”的便利等。从主观上来讲,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生活的压力之下,人们寻找着宣泄之道和平衡之道,网络“温室”无疑提供了一种可能,它鼓励甚至是催生网民的表达欲,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实现自我的重塑,一批又一批鲜活生动、标新立异的网络潮词应运而生。

对网络语言的爆发式发展究竟该怎么看,众说纷纭。无疑,网络语言带给我们很多交流的快感,比如“囧”、“倒”、“汗”、“晕”、“雷人”、“泪奔”这样“表情丰富”的字词,浅白简洁、新奇诙谐,表现力惊人,适应了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交际需要,降低了“圈内人”交流的时间成本,为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Www.lSQn.Cn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绚烂多姿的新语体表达和无比活跃[注: 基本资料 活跃 Husle (1975) 导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Robert Aldrich主演:佛莱德·威拉特 Fred Willard伯特·雷诺兹Burt Reynolds凯瑟琳·德纳芙 C-]的语言生态。

语言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也不乏“潮语新词”,其中有不少被接纳流传,成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固定用语。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把网络新词视作洪水猛兽没有必要,语言有吸收、有丰富,也有淘汰、有消失,这是历史规律使然,也是发展的路径所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全盘接受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误用、滥用甚至是过度依赖的现象值得警惕。像“886” (拜拜了) 这样的话在网上说可以,面对面说则会让人诧异;“吐槽”(抱怨)、“杯具”(悲剧)用在公文中也不伦不类;公共媒体中一片“ORZ”(拜倒)、“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之声,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一是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没有分清“私下”或“公共”的场合和语境,有些网络语言一旦脱离了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受众,就会让人不知所云,在错误的场合和语境使用网络用语,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二是有些新词新句的产生,忽视了造字原理和用字规律,违背了基本的语言表述方法和审美习惯,不是出于便利考虑,而是为造而造,主观臆造和牵强拼装的意图过于明显。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