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代砚台流变要述
历代《论语》珍本在山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历…
“长城永恒”历代经典长…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
为何历代政府屡次下令禁…
我国首次公布历代长城数…
康熙工龄超过历代皇帝 …
康熙工龄超过历代皇帝 …
程刚:走进历代帝王庙
最新热门    
 
历代房契证实:成都作为宜居城市自古形成

时间:2013-01-28 09:28:27  来源:不详
“层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杜甫的一首《成都府》,诗意地描绘出1300多年前老成都的景象。不同于杜甫的诗意,一组珍贵的成都老房契以最直白的表述,揭开300年前成都城的神秘面纱,勾勒出成都从清朝康熙年间[注: 个人简介 康熙帝,满族,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清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第一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子,]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城市面貌。近日,93张从40余万份成都老房契中挑选出来的精品面向公众展出,其中,最“老”的一张房产契证,距今已有321年历史。 
  从历代房契对城内房屋结构的描述,可以看出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多为小天井四合院,既为配合“务农业儒”、“负耒横经”的生活方式,也证实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二楼房产契证陈列馆,93张斑驳、泛黄的房产契证,静置于玻璃展柜。从去年12月20日开始,展览每天都会对公众免费开放。
  在两年多以前,这批房产契证还被锁在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的库房里。1952年,成都进行过房产清理换证工作,40多万份老百姓交上来的房产契证,因此汇集在一起。一个偶然的机会,西南民族大学的祁和晖教授以及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巴蜀文化的谭继和、张彦、彭东焕等专家看到了这批契证,顿觉这些薄薄的纸页,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张彦介绍,“别看房契只有一张纸,却标记了买卖房产的双方、房产的位置、面积、朝向、买卖价格等,甚至院子里栽了几棵树、有没有挖井等细节都写得明明白白。WwW.LSqn.CN它和文学家的诗意表述还不同,凭这些没有‘添加剂’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完全可以还原出300年前的成都,就已经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因为无数清朝的房契,都记载着当时房屋前院后园的生态设计。”
  顺着她的指点,记者看到一张嘉庆21年、位于鼓楼街的房屋铺面地基杜卖文约。户主郝林在房契上记录下了房子的格局,“前有瓦大门和二门各一道,正房居中,左右有腰墙环立,后檐、围房依次排开,”是标准的两重四合院。他还描述称,这套房子外面封闭而内里开敞。外封闭指四周建围墙,墙上不开窗,周围还有竹林以供挡风纳凉。内开敞则主要指在院内设天井以排湿通风。此外,还有“大出檐”之类,则强调宽敞的檐下可以晒谷子、挂玉米、堆柴火。院后还有空地、院坝、水井以及各类花果。张彦称,清代交易的房契,可以看到大多数老百姓家都是“前店后居、前店中居后花园、四合院等格局”,只不过普通人家的房子大多是砖石瓦房和茅草房的简陋混搭,而富豪人家则是“天井院落,数重数进”,更加大气而已。
  记者看到,在清朝同治11年交易一套房产,就仅仅是一处瓦盖铺面、草盖宅院的简易民居。张彦说,老百姓建房都喜欢把门面做得更好看一点。但苦于财力有限,只好在后院用茅草盖偏房和厢房。中间的院落,干脆遍植竹树,也不乏情趣。
  相反,大户人家则更愿意把生态田园式的建筑做到极致。一张咸丰7年的房契,记载了位于南暑袜街的一处“豪宅”。这是一处店房式宅院,当时的交易额就高达纹银1600两。房主郝广义记载,这套房产店房一院共有五进,院内有空地、水井、厢房甚至屏风打格等设施,每一进都有厢房围绕,“少的两间,多的三十间”。不仅如此,院内还用石板铺了地面,“大小树木、林园花果、错综填塞”,四周则以砖石砌墙环绕。
  彼时的成都,土地价值几何?在康熙30年(1691年)的一张房契上,记者看到一个叫“哈荣盛”的人将东御街中段一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