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论:恶搞毕业标语该不…
评论:人肉“到此一游”…
北大教授孔庆东微博骂人…
评论:司马相如的底气
评论:博物馆的“亲”与…
评论:米兰·昆德拉之“…
评论:作家当编剧不必纠…
评论:为何一边怪成龙卖…
评论:“孔庆东被罚”能…
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最新热门    
 
评论:不只在埃及文物刻字才让人无地自容

时间:2013-05-27 17:15:40  来源:不详
“丢人丢到国外”固然不该,但我们同样应该注重的,是“身边的文明”。在没有国家荣誉等情绪掺杂其间的情况下,对于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也能心存耻感,才是文明的真正体现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近日,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甚至对丁锦昊展开人肉搜索。据传同丁锦昊有关联的南京某小学的官网,也遭到黑客攻击,打开网页,最先显示的竟是“丁锦昊到此一游”的弹窗。
  目前,丁锦昊的父母已通过媒体向埃及方面和公众道歉,同时表示孩子已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给个机会。但即便如此,有关“丁锦昊到此一游”的话题仍在发酵,在微博和网络论坛的热度依然不减。
  同样与“素质”相关,数年前,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电视台主持人王芳到纽约旅游,在华尔街偶遇一群内地游客,在著名公牛铜雕塑前做出种种不文明的举动,令不少老外摇头围观看热闹,有些则绕道而行。王芳拍下此“奇观”后张贴到其博客上,引发了一场有关游客素质问题的大讨论,当时的情形,同眼下的“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如出一辙。 

  与骑牛等不文明行为相比,见缝插针地在景点刻上“到此一游”更能触动国人神经。www.LSQN.cn不知是否因为孙悟空曾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国人所到之处,都不难发现“到此一游”的字样。曾几何时[注: 何时 拼音: 解释: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heshi],这是一种见怪不怪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可以拿来炫耀的行为,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样做不应该,“到此一游”的字样也日渐稀少。
  因为“到此一游”极具中国特色,在一些人眼中,这四个字成了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出现,不仅勾起了国人有关“到此一游”的记忆,同时也激起“丢人丢到国外”的耻感。它让人们开始重新打量一个日渐富足国家的文明现状,也引发了一些人“怒其不争”的不满情绪。
  无论如何,中国式“到此一游”绝非文明之举,也因此,对于这种行为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明的体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往往只有在“丢人丢到国外”的情况下,我们才对公民素质、文明等格外关注,这种强烈的情绪之中究竟有多少是对文明的切实渴求,又有多少是与国家荣誉和国民耻感相关,仍需细心甄别。
  无须远赴埃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到此一游”相类似的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前不久,深圳市交通管理部门开始对行人的闯红灯行为执行新的处罚标准,违规者会被处以20至100元的罚款,最高罚违法信息会被永久保存并影响车驾管业务,暴力抗法者或被追究刑责。在新规施行的第一天,一位大妈因闯红灯被交警扣下,执勤交警让其穿上“绿马甲”,但大妈却怎么也不配合,连说了四五十次“烦死了”。
  也是关乎素质。几天前,深圳网友“@徐同学的拖油瓶”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致是“深圳素质!请注意这是在深圳地铁,大剧院站!下班高峰期!大概在6点左右!慢慢的!我发现我慢慢爱上深圳这座城市了!”微博附了张照片,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