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京师同文馆:始时仅学生…
拍卖行直接进入校园征集…
教材岂能昏睡 别给学生…
莫言教小学生写作文:多…
中小学生不知雷锋:雷锋…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
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对…
毛泽东学籍档案复制品现…
民国废旧历致学校春节不…
白烨:阅读终端浅俗化 …
最新热门    
 
评中学生亲吻雕塑:标题党比雕塑更有误导作用

时间:2013-05-30 16:50:03  来源:不详
车站的休息长廊里,一对穿着校服的男女中学生当着众多候车人的面,玩起了“舌吻”……漳州碧湖生态园里展出的一件艺术品引起了市民众多非议。很多市民认为,这件艺术品会起到误导作用,甚至成为反面教材。(5月28日《海峡导报》) 
  先澄清一下,这件雕塑艺术品的名字叫《车站》,而不叫《中学生舌吻》。媒体以“中学生舌吻”为题进行报道,有标题党之嫌。
  其实从整体上看,雕塑表现的教育主题非常明显:车站一边的候车长椅上坐满了人,而另一边则只有两位接吻的中学生。对面长椅上的乘客有的扭头望向窗外,有的用异样的眼光在观看。这样的场景明[注: 曹奂-曹奂,魏国皇帝。260-265年在位。字景明,谯人。武帝的孙子,燕王曹宇之子,封为常道乡公。司马昭于公元260年5月杀曹髦后,于同年6月甲寅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景元”。]确告诉世人,中学生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作者“想让大家看到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思考,以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完全能够收到预期效果。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里面被咬了一口的青苹果等细节,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我们不但不必担心学生看到,相反,学校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去看看这些雕塑,然后回去写一篇观后感。甚至,有关部门将雕塑的主题当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并不为过。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胡荣教授说得好,“这件作品将起到误导作用还是警觉作用,关键取决于观赏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么大型的雕塑,你只看到人家接吻的细节,甚至将其描述成舌吻,实在是审美角度出了偏差。wwW.LSqn.cn相信看到这组雕塑的人,大多数都是对中学生在公共场所接吻的行为做出批评,而不是进行效仿。
  并非艺术品表现了亲密动作就不适合展览,更何况,跟现在的电视、网上的内容相比,《车站》这一作品展现的亲密尺度并不大。如果有不谙世事的孩子看到雕塑,家长完全可以借机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这么做不对。反倒是如果孩子看到媒体的报道,非得问家长什么叫舌吻,解释起来倒有些难度。媒体把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雕塑中的细节进行放大,其误导作用远大于雕塑本身。□刘昌海(河北滦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