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家港长江文化论坛:愿…
赵启正:中国在文化传播…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
甘肃丝绸之路论坛问诊文…
专家:应注意保护大运河…
2013中国少儿国学文化节…
学者谈季羡林大国学理念…
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汉字…
王蒙谈《红楼》“读不下…
山西文博会开门迎客 传…
最新热门    
 
评文化失范现象:“吸金术”别穿“文化马甲”

时间:2013-07-25 13:44:37  来源:不详
文化应是“有操守”的,而非“无底线”的。当今文化的快餐化、浅表化和泡沫化,是整个社会的损失——把文化搞得面目全非、庸俗市侩,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 
  一饼普洱老茶卖到几万、几十万,因为它是“能喝的古董”;做支“胎毛笔”要几百上千块,叫做“生育文化”;在旅游景区体验“抢婚”被“抢钱”,还美其名曰“民族文化”;花十万泡个温泉您别嫌贵,这可是“帝王浴”文化;至于开发房地产建成的“文化街区”,也能算是“文化产业”……
  如今许多平常事一和文化“沾亲带故”,“乌鸡”立马成了“凤凰[注: 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凤凰[DOTA英雄]]”,身价也跟着涨。这是文化的“特异功能”吗?不然,是“吸金术”穿上了“文化马甲”,你要道破其中玄机还得掂量掂量——会不会被讥为没文化品位?
  吸金之“术”虽层出不穷,其“道”则一以贯之:文化“编故事”,赚钱“唱主角”。 
 
  毫无疑问,文化产品也是商品,文化含量亦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市场里,既能“炼金”、“淘金”,也能“点石成金”。但有些人却打起了歪主意,故意搅浑文化这池清水。君不见,变味的“天价月饼”时有耳闻,没多少文化含量的“节会文化”流行,连赤裸裸的色情都成了“艺术”。更有甚者,奉行“拿来主义”,一些私密“会所文化”成了藏污纳垢见不得光的所在。这些乌烟瘴气的“文化乱象”,以丑为美,铜臭味浓,甚至触犯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从曾经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到“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WWW.lsqN.Cn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和个别人眼里,文化只不过是发展的工具,功利和实用仍占着上风。而文化一旦“现实”起来,就像得了“软骨病”,立即斯文扫地、颜面无存。
  “吸金者”之所以喜欢与文化沾亲,有几个因素:一是群众基础好,容易吸引眼球。端午节变粽子节、中秋节主打月饼、武大郎代言烧饼,压根不需要花钱打广告。二是一般人说不清,道不明。诸如性文化节,不好一概否定,于是就有广阔的灰色地带。三是不好衡量其价值几何。于是“无价”的文化成了“天价”。有人调侃,科学把复杂的事情说明白,文化把简单的事情搞糊涂。如此“非议”,是对“吸金者”拿文化说事的讽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了我们尊文、崇道的传统。人们尊崇的文化应是厚重的,而非浅薄的;应是积淀的,而非速成的;应是润物无声的,而非炫耀卖弄的;应是美化心灵的,而非刺激感官的。起码文化应是“有操守”的,而非“无底线”的。当今文化的快餐化、浅表化和泡沫化,是整个社会的损失——把文化搞得面目全非、庸俗市侩,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
  文化需要被尊重,而不只是被消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擦亮眼睛,分清香臭,对拿文化“吸金”的不良现象嗤之以鼻“绕开走”,就是对文化的薪火相传尽一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