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论家叶匡政谈文学奖现…
作家叶开编纂“最好的语…
湖南大学生改编古诗词求…
清明节话清明:历代文人…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
诗词的故事:姜夔 非主流…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5)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4)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3)
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2)
最新热门    
 
诗词家叶嘉莹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时间:2014-12-24 12:07:01  来源:不详
中新网12月22日电 学者、诗词家叶嘉莹视诗词为“民族生存延续的命脉”,她著作等身,一生为学,甘愿做中国古典诗词的“摆渡人”。2014年,适逢叶嘉莹90华诞,在她的九十年生涯中,执教地域之广、时间之长、受众层次之丰富都堪为华人教育界之奇迹。因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取得的巅峰造诣以及对中国古典诗词教育的卓越贡献,叶嘉莹获得“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一任流年似水东,唯对文字不马虎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别号迦陵。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为加拿大籍华人,现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她幼承庭训,17岁考入辅仁大学,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也是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叶嘉莹对诗词以心相许,虽历经磨难,但矢志不渝。出版有《王国维[注: 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秋赴日留学。]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等专著近20种,《迦陵文集》10册,“迦陵说诗”“迦陵说词”系列,2013年起台湾陆续出版《叶嘉莹作品集》20余册。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人间词话七讲》,引来好评不断。同年5月,南开大学举行“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她的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展开研讨。www.lSQn.cN
  年事已高却仍然高产,晚辈们常惊讶于叶嘉莹的工作热情。她的生活极为简单,两个三明治、两个水果、一杯开水就可以在图书馆度过一天。如果说人一辈子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与她对生活的“不珍重”相对应的,是叶嘉莹一生对研究资料的无比珍惜。助手张静曾笑叶嘉莹说:“您对什么东西都马虎,就是对文字不马虎。”之前每年回国讲学,她都要带着成箱的研究资料,回加拿大时再把所有的资料打包带走。直到叶嘉莹决定晚年定居南开大学,她已经陆续带回来数十箱研究资料。教书七十余年,她积攒了数千小时的讲课录音需要整理。在她的设想中,即使有一天自己不能站在台上,也不能讲课,至少可以指导学生整理过往的那些诗词研究资料。
  她常用自己极为崇敬的诗人杜甫的诗句“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自勉。她说,能够做到哪一天,自己并不知道。但一定会尽最大的力量,把诗词的美好传统传播下去。
  叶落归根再出发,愿做诗词“摆渡人”
  叶嘉莹出生在军阀混战的乱世,年少求学又遭逢抗日战争,时势动荡,24岁婚后随夫赴台,遭遇台湾“白色恐怖”,又被迫居留加拿大,自此远离故土,漂泊流离数十载。北平、台湾、美国、加拿大、天津,构成她人到九十的漂泊地图。叶嘉莹说,“我平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这就是命运。”然而,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和传播,既是她的选择,似乎也是她的命运。
  叶嘉莹是为诗歌而生,是她的“根”所在。她一辈子从事教育,曾在中国大陆、港台、加拿大、美国等大学任教。除大学讲课,叶嘉莹更热衷于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讲述古典诗词,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她在国内率先建议“振兴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品质要从幼儿园和中小学做起”,并上书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注: 江泽民,男,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