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专家提议《清明上河图》…
中国首个陨石撞击坑:井…
中国为何没有真正意义上…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
杨宪益身后的思考:中国…
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斯诺…
中国将研发第三代基因测…
中国“70后”作家现状调…
孙立军:中国动漫“虚火…
怎样提升“中国制造”广…
最新热门    
 
中国制造广告:主题几经变动 终定世界合作

时间:2009-12-4 10:48:51  来源:北京日报
实也的确如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介绍,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出口产品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按照国外订单的要求和标准生产,很多还是产在中国的国外品牌。从出口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六成。

  张钰晶说:“‘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这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我们制作这个广告片,就是要向世界传达中国企业加强与世界合作、为各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商品的态度和意愿。”

  对于这则广告取得的传播效果,刘立宾表示将会有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目前收到的反馈信息基本是肯定的。”而今后还会有侧重地投放不同内容的中国形象广告。

  李健则认为,在海外投放广告这样的举措是必要之举,不过在这种“软实力”之外,提升“中国制造”形象最终要靠的还是产品品质的“硬实力”。以中国目前中等工业化程度的现状,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制作历时一年半

  “中国制造”广告播放不久,即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更有媒体“披露”,该广告实际上去年就已完成,只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而中途停车。有关方面顾虑“三聚氰胺”事件的恶劣影响,暂缓了广告的播放。

  昨天的发布会上,又有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对此,参与了广告制作全过程的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常务副主任刘立宾付之一笑:“这也联想得太丰富了。”

  实际上,从提出广告创意到最终在海外播出,30秒背后是至少一年半的运作努力。

  刘立宾介绍,“中国制造”广告的制作是通过市场招标的形式进行的。去年年中,国安DDB广告制作公司中标,到今年11月才完成了全部制作,根本不存在什么“中途停车”。不过,这一年半的制作过程确实是“历尽艰难”。

  难题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首次为“中国制造”打整体广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这则广告要传达什么样的诉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涉及哪些中国制造的行业内容都是一个个待解的难题。

  “光是我参加的研讨会就不下10次。提出、讨论、否定,再提出、再讨论、再否定……”刘立宾说,“现在大家看到的广告,即便和倒数第二版相比也是大相径庭的。”

  主题几经变动

  记者了解到,中标“中国制造”广告的国安DDB广告制作公司是由中信国安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宏盟集团合资成立的企业。国安DDB从接手宣传“中国制造”的广告开始,便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改主题创意,每一次修改的过程都要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

  最初的广告设计围绕“‘中国制造’就在你身边”的主题,想突出和西方民众生活离不开中国产品。此后还提出过“享受‘中国制造’”的主题,突出中国产品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安DDB为此还设计了一个宣传标识——一个由英文单词“enjoy”(享受)演化出来的图形。但后来几番斟酌之下,制作人员把主题改成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刘立宾说,广告制作团队对西方受众的文化、习惯、偏好乃至欣赏口味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之就是要找到一个能纳入西方文化视野的切入角。所以,正式播放的广告中,没有在直白地讲述“中国制造”是如何好、如何让人离不开。

  为“中国制造”正名

  “中国制造”广告播放的时间,正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轮胎、油管提出反倾销后不久,两国贸易摩擦余温尚在,而且这则广告又选择在美国最大有线电视集团CNN播放,难免让人产生联想。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广告制作方表示,选择CNN只是因为它在西方的影响大,而这则广告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

  至于对中美间的反倾销贸易摩擦,广告制作方并没有直接回应。不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显然对中国频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贸易壁垒意见很大:“过去的14年里,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数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就说今年,到11月3日,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

  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是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障碍。2008年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超过505亿美元。

  这至少是“中国制造”广告制作和播放缘由之一。

  某些国家提出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产品的价格“过低”,技术壁垒则针对中国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限制。一个“低价”,一个“质次”,很长时间以来就是国际上对“中国制造”的固有认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