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张锦秋:藏起文学梦 迈入建筑行

时间:2009-12-4 10:49:02  来源:光明日报
上要随时代之发展而革新,实现古为今用,创造中国新建筑的途径。

  张锦秋放眼世界,清晰判断当代城市艺术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应当格外强调“和谐”这一特质。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她在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建筑”的理念。在她看来,这一理念的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提倡不同因素的协调,反对相同因素的一律,即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说明不同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即音虽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地加以组织,就能奏出和谐的乐曲。

  “先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有助于我们建筑师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张锦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艺高人胆大 何惧女儿身

  周总理对她说:“好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研究”

  13朝古都西安曾经声名显赫,但由于岁月无情的洗涤,历史遗迹大多荡然无存,古都的风范显得势单力薄。张锦秋以自己的力量,在西安唤醒了中华传统建筑的魂魄,赢得赞誉无数。

  她多次被问及,你作为一名女性,怎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张锦秋的回答是,只要把工作完成得漂亮,不管是男还是女,都能得到尊重。

  周总理给予的尊重,让张锦秋一生难以忘怀。

  她的毕业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她屡次去现场勘察,搜集数据。有一回伙伴稳住小船,她站在船上拿相机取景拍摄。这时一艘画舫驶来,周总理就坐在靠近她们的一侧,正陪客人参观游览。

  张锦秋和同伴欣喜若狂,连忙高喊:“周总理好!”周总理微笑应答,并和蔼地问道:“你们是两姐妹吗?”张锦秋回答:不是。周总理再问:“你们是哪里的?”张锦秋回答说:“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正在研究颐和园后山。”周总理说:“好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研究。”

  说话间,画舫已经驶过了张锦秋所在的小船。这时她才想起应该给周总理拍张照片。就在准备举起相机时,周总理身边的警卫提醒不要拍照,总理亲切地笑道:“让她拍,让她拍。”

  “这次偶然相遇,使我激动了好久好久。总理的游湖与鼓励增添了我学习研究的热情。”回望这段往事,张锦秋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有意味的是,时光飞逝20余年,张锦秋主持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正是周总理要求建设的。

  1961年,周总理在原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参观时就感叹空间小、光线暗。1973年6月,他陪同外宾再次来到这里,指示在适当的时候要新建一座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并明确要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应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并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一共有12个设计方案参与评选,结果张锦秋具有浓郁“新唐风”色彩的古代宫殿图式得到首肯。

  以“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为设计章法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之际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日本明仁天皇来这里参观时,进入大门后,先是认真地欣赏了建筑的整体轮廓,然后缓步地走向序厅。但刚到台阶前又停住了脚步,返转身重新回到大门前,再次仔细地欣赏建筑的总貌。

  历史跨越了几十载岁月,张锦秋以自己的才华回报了周总理给予一个学生的尊重。

  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女弟子不要轻易示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我们到工地上配合施工,有时候要介绍方案,”学生张小茹说,“张总要求我们理直气壮地大声说话,她说要不然别人会认为你心里没数,没信心。”

  “吃得准,大声说,怕什么!”张锦秋总是这样叮嘱自己的女学生。

  她经常向学生们回忆自己的一段经历。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她和同学一道到工地上实习。当时房子正在盖第二层,工人师傅搭一块木板当梯子。男生们一路小跑就上楼了,轮到张锦秋,她没有退却,咬着牙就上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工人师傅在考验我们。实习过程中,这位师傅对我很好,说小张你不错,有出息!”

  张锦秋的努力,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先生看在眼里:“我观察她从不放弃机会,多方面虚心求教;她不固执己见,但非没有主见;她潜心创造,对建筑精益求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